陶行知认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根本弊端是教育与生活相脱离,她提出了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8:29:28

陶行知提到的问题是现代教育界许多教师很迷茫的事情.现代教育教学新理念中有一条就说明:教育教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所以,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如何做好教育与生活的联系这项工作,这也是摆在我们一线教师面前的头等大事.
  作为一位一线教师,我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避免说大话,说空话.我们不妨在教育学生时,把自己试想为一名学生,处处为学生着想,少批评,多鼓励.或者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教育孩子怎么生活,如何跟别人打交道等等.
  其次,教学更应该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细细品味,新教材的编排,已经把数学问题都生活化了,可我们的老师还没有看清这一点.为什么这样说呢?从教师的教学过程并不难看出,新课程改革一路走来的艰辛,也说明了同一个问题.老师应该明白一点:"学生到学校里来,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使自己变得更聪明.”我坚信,如果我们的老师都能够把自己的教育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新课程改革很快就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我期待着这一天能早点到来。
  (注:我是一位农村教师,我所说的也是农村教育教学的现状。很欣赏陶行知的教育教学观点,只要有他的文章我必看。)

1.生活教育的由来
陶先生曾经多次解释过生活教育,第一次在1930年,第二次在1934年。他在第二次重新给生活教育给予了一个定义。他说:“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Life education means an education of life , by life and for life)。”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是教育的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教育,过乱七八糟的生活,便是受乱七八糟的教育。
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方法、工具都增加。那么,坏的学校也可以做学校吗?回答是肯定的,坏的社会我们也要认识,也要人有所准备,才能生出抵抗力,否则一入社会,便现出手慌足乱的精神状态。
2.终身学习观
“生活教育与生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