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4:10:04
我在一篇关于中美贸易的文章看到了一个词"里昂惕夫之谜",请问这是什么意思呢?

里昂惕夫指出,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资本拥有量相对丰富,按照赫—俄理论应该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国。然而他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却与理论预测不同,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悖论。

里昂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发现,美国作为资本密集型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与比较优势论相悖

里昂惕夫指出,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资本拥有量相对丰富,按照赫—俄理论应该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国。然而他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却与理论预测不同,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悖论。


第一个试图“挽救”H-O模型的解释叫“要素密集度逆转”(factor-intensityreversal)。由于H-O模型假设两国的生产技术是一样的,这就意味着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国家的要素密集度也是一样的。例如,衣服在中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美国美国也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钢铁在中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在美国也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然而,这种假设在某些产品中有可能不成立。最典型的就是农产品。通常来说,农产品在大部分国家都应该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可是在美国却不然。

美国的农业都是大农场、机械化生产,只投入很少的劳动力,农民开着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大型机器,就生产出足够供应整个美国所需的农产品还有余!后来美国又在农产品生产中大量引入生物技术(包括转基因技术)。

事实上,美国是一个农产品出口大国,在农产品的世界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由于农产品通常被归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于是在里昂惕夫的验证中,出口了很多农产品的美国就显得出口了很多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只要仔细探究美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就会发现这里面占了大头的农产品,根据美国的实际情况应该归入资本密集型产品之列。

也就是说,正是因为在农产品上出现了“要素密集度逆转”,在其他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农产品,在美国“逆转”为资本密集型产品或技术密集型产品,导致里昂惕夫的验证出错。


第二个解释其实跟上述解释在逻辑上相关,那就是“要素同质性”(factorhomogeneity)。H-O模型里有一个隐含假设,那就是相同的要素在不同国家里的性质或质量是一样的。可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