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到底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20:07:33
请问 “禅”到底是什么?

不可说.

http://baike.baidu.com/view/134954.html?wtp=tt

就是心定

禅是梵语“禅那”的略称,义译为静虑,是制心一处、思维观修之义。禅,也是“禅定”的略称。“禅定”一语是梵语“禅那”的略称“禅”和梵语“三摩地”意译(略译“三昧”)的“定”的梵汉结合而成。“禅”是汉语中的外来语。禅那和三摩地都是印度各宗教所通用的术语。禅定还有瑜珈、止观等异称。

由禅引申出来相关联的禅语是很多的,诸如:禅观、禅定、禅心、禅意、禅味、禅风、禅机、禅悟,以至禅诗、禅画,等等。

在印度,禅定可以说是最古老的一种修行的方法,早在佛教成立之前即已盛行。佛陀立教,把“戒、定、慧”立为基本三学,是每个佛教徒必须修持的根本法门。佛教传入中国后,历代祖师和各个宗派,无不以禅定或禅观为其修行和立宗的根本。

关于禅,历代禅师和古今研究禅的学者有关论述很多。很多论述对现今修习者的心理建设,有直接或间接的感染力。

台湾耕云先生讲禅是“无念、无相、无住”。无念是心离好恶、取舍、憎爱,远离一切来自“前尘缘影”的分别想念,而非舍弃正念、正思维、无相,并不是否定外在一切事相,而是心不被外在的事物牵制。无住,是不让心停留在任何一个地方而产生执着,念起即觉,觉之即忘,活泼无染。

“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为禅。”“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禅宗六祖如是说。

从现代意义上来理解,禅是一种“冥想”,并用冥想的方法达到入定的境界。禅的内容,则是很难用言语文字表达的,必须亲身去体证。

对于没有修过禅的人,很难理解禅的内容,就像一个从未看过、吃过椰子的人,无论你如何形容椰子的颜色、形状、味道,他都无法领会,除非他亲自去品尝。

对于尚未进入禅门的人,禅是不能用语言文字来说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