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故事《一毛不拔》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14:37:58
《一毛不拔》全文: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①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之②。方③拔一根,猴不胜④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笑林》
解释:①既:( )②之:( )③方:( )④胜:( )
翻译句子: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
文中有一个成语是:( )它解释为:( )

《一毛不拔》全文: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①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之②。方③拔一根,猴不胜④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笑林》
解释:①既:(既然)
②之:(代词,代猴身上的毛)
③方:(刚刚,才)
④胜:(忍受)
翻译句子: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你看你连一根毛都不能让拔下来,怎么能做得了人呢?)
文中有一个成语是:(一毛不拔)它解释为:(连一根毛都不能让拔下来,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①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之②。方③拔一根,猴不胜④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笑林》
解释:①既:(既然)②之:(它,代猴毛)③方:(只)④胜:(承受不了,忍受不住)
翻译句子: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看你连拔你一根毛都受不了,还怎么去做人呢?)
文中有一个成语是:(一毛不拔 )它解释为:(为人极为吝啬 )

一毛不拔
开放分类: 成语、文化、典故、笑话

【发 音】 yī máo bù bá

【释 义】 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出 处】 《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 斤斤计较、锱铢必较、爱财如命

【反义词】 一掷千金、挥金如土

【歇后语】 上等牙刷;凉水煺鸡;铁公鸡

【灯 谜】 铁公鸡;最吝啬的人

【示 例】 李四是个铁公鸡,吝啬得一毛不拔。

【典 故】

1. 源于《孟子·尽心上》。战国时期的墨子,是墨家的代表人物。他反对残酷的战争,主张“兼爱”和“非攻”。当时的杨朱却与墨子作对,竭力反对“兼爱”,主张“为我”。有一天,墨子的学生禽滑厘遇到杨朱,毫不客气地问道:“拔你身上的一根汗毛而能使天下的人都得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