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鱼孔雀尾巴成一条线,还有像溃疡样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3:21:58
我以前缸里有二十多条,前两天又买了几条回来,放进大缸里之后新买的鱼转天尾巴就烂成了一条一条线了,而且也没有颜色了最后死了,这两天别的鱼也开始有死的,每天2-3条吧,是被传染了吗,具体是什么病该怎样治疗,我可不想看着全军覆没呀,所以想请教各位指点谢谢。

一、扫把式烂尾:大多从尾巴梢的中部开始溃烂,迅速蔓延至尾基部,膜质完全烂掉,只剩尾骨,看起来似扫把状,尾鳍两侧发病晚于中部,有时背鳍也会发病,晚期可从尾鳍蔓延至尾柄。
此病发展极为迅速,如治疗稍晚即会死亡。治疗用海宝牌“鱼勇”,按照说明下药,严禁过量,早期病症治愈率很高,晚期则基本无效。

二、缩尾与针尾病

现象:孔雀鱼尾鳍夹角明显变小,严重时缩成一锥形,鱼只不断地摇动身体,喜聚集于水面或水底的角落,病鱼不会很快死掉,但影响摄食及发育。
病因:鱼缸水体狭小、鱼只拥挤,残饵较多,换水不勤,因而大量滋生水霉菌致病。
易感鱼龄:10日龄内的鱼苗、一~二个月大小的分缸鱼。成鱼较少感染。
治疗:用海宝牌水霉净,按照说明下药。或用海盐治疗,全缸泼洒饱和盐水(每升饲养水加一毫升饱和盐水。提高水温到28~30度。如有必要还可以下黄粉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

除了水霉感染,还有几种细菌感染也可造成夹尾:
1,粘连:尾部夹角缩小,摆动异常,整个尾巴似被涂上了一层浆糊然后晾干的样子,除了打不开,还变得较“硬”,部分鱼很快趋于衰竭,出现头向上尾向下竖立水中、缓慢下沉的状态,这是一种细菌病,应使用治疗细菌病的药物治疗。
2,尾鳍边缘溶化:尾鳍边缘似被开水烫过、溶解、边缘膨起松开,呈乳白色,患该病的孔雀也会出现夹尾和轻微的摇动身体,容易和水霉病混淆,不同的是摇动的程度轻许多。此病也应使用细菌药治疗。
3,混合感染:是指细菌病和水霉病混合感染,此时仅按照治疗水霉病的方法治疗,不见效果,甚至还会更加严重,所以正确诊断也很重要,混合感染可采用混合药物治疗

那是烂尾病,要把鱼单独放在鱼缸里(鱼缸要用盐消过毒)可以把已经染病的鱼溃烂部分的鱼尾剪去(忍痛割爱T.T),再在染病鱼缸里放一些药物 如土霉素,高锰酸钾等。
这是偶的方法应该有效 还有要把原来的大鱼缸用盐消过毒才可以。

烂尾病了,水质不好了,放少许食盐让鱼缸的水微微有咸味最佳,不是大毛病很快就好了

万分感谢2楼的`我是的饲料鱼也这样`不晓得怎么回事`现在明白了`楼主选他吧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