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决定论”、“目的决定论”和“手段决定论”的危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22:26:12

决定论是一种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客观规律和因果联系的理论和学说。心理学中的决定论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先前某种原因和几种原因导致的结果,人的行为是可以根据先前的条件、经历来预测的。非决定论则否认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着客观规律和必然的因果联系,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不可预测的、事物内在的“自由意志”决定的。心理学中的非决定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是由个体的目的所决定的,个体有选择的自由,个体的选择、意向、决定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也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决定论的直觉观念可以这样概括,即世界就像一部影片:正在放映的影片或者剧照是现在,影片已放映过的那些部分构成过去,尚未放映的那些部分构成未来。在影片中,未来和过去并存;在和过去完全相同的意义上,未来是确定的。尽管观众可能不知道未来,每一个未来事件原则上却毫无例外地可能是确然已知的,恰如过去一样,因为未来存在的意义与过去存在的意义相同。实际上,制片人――造物主--会知道未来。

基本要素
[编辑本段]
决定论概念含有这样的基本要素:有其因必有其果。这一观点在科学研究中很重要,因为它肯定:假如人们了解了所有涉及某种即将发生的事件的因素,那么他们就可以精确地预测到这一事件;或者相反,如果发生了某个事件,那么就可以认为,它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宇宙中的任何事物或事件都是自然规律的结果,并永远是自然规律的结果,而这种自然规律是可以通过科学方法来揭示的。

揭示规律有多种途径。对亚里士多德来说,这一步骤是:先观察,然后推理,也就是对这一事物进行思考,对它进行分类,把它归到一定的范畴。这样就可以作出种种推断。尽管目前已有多种科学探究的方法,一般最常用的有观察、解释、推论、假设、检验,等等,但是所有这些方法都要依赖于这个基本认识,即决定论的因果关系说。假如某事件的发生与自然规律不一致,比如出现一个“奇迹”,那么人们就可以断言,它受到了某种偶然因素的干预,或者就是还缺乏对那些足以理解、解释或预测这一事件的因素的认识。

决定论关注的是一个接着一个发生的事件系列,或者是相互影响将会产生一个必然结果的许多事件构成的联结。可以用一个简明的例子来说明。一块石头平衡地置放在山顶上,在它的内部存在着动能,这种动能可以潜伏许多世纪。一旦它受外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