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中,总供给要等于总需求,可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社会宏观供求失衡,这是为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5:10:05
宏观经济学中,总供给要等于总需求,可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社会宏观供求失衡,造成如何如何的情况,这是为什么?

两者概念不同。
宏观经济学中的总供给要等于总需求,你可以简单理解成供给的迟早都会被使用消耗掉。这是一个长期的概念,供给的产品也许今年卖不完,但下年供给就会降低,然后卖完。能卖完就是供给等于需求了。
而社会宏观供求失衡,是一个短期的概念。比如,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不足,导致投资过热,最终供过于求。这就是供求失衡。然而,放到长期中,房地产意识到供过于求就会减少投资,最终到供求平衡。

现实中基本都处于失衡状态。既有内部失衡(比如中国内需不足)也有对外失衡(顺差)。课本上的供求相等是指事后的会计统计。在会计上的统计总是相等的。

因为宏观经济学是有一定假设存在的,而现实中这些假设不一定完全成立。

理论中总是希望总供给要等于总需求 这样可以使得资源能够得以优化配置 达到最大的生产效益 但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经济活动存在这盲目性与滞后性或者其他不可预料的原因 比如天灾人祸什么的 生产总是存在供过于求或者是供不应求 使得总供给不等于总需求 这时候物价就可能下跌或者暴涨 对国民的生活水平带来影响 这时候市场经济会通过无形的手 即价值规律来对生产活动进行调节或者政府出面进行干预 进行宏观调控

那当然,经济研究中仅仅只是理论研究,现实生活中基本没有可能达到均衡,而仅仅能达到一种近似均衡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