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媒体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2:03:36
当代媒体有哪些问题该解决

是否要说真话

当今媒体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当今媒体存在大量的商业炒作成分。商家宣传产品的手段无非有两种:第一种是投资于广告,用大量的广告不断“轰击”消费者的视野以达到宣传的目的。此类方式往往招致消费者的反感。第二种则是将产品包装成“新闻”,利用媒体将这类新闻发布出去,由于读者相信新闻的“纯洁性”,故有更多的人关注此类“新闻”,从而不知不觉看了“广告”。商业炒作显然属于后者。此类问题的特征在于:它以媒体传播新闻为形式,实质上达到了宣传商品的广告目的。这种例子近年相当普遍:前几年科利华与上海三联书店联合打造《学习的革命》扬言要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使图书的销量突破100万册,这属于典型的商业炒作;去年兴起的“打造中国第一人造美女”热,不少地区也竞相跟风,打造起了所谓的“地方第一人造美女”,这也是商业炒作的典型案例。
2、“有偿新闻”和“假新闻”现象依旧存在。这是个老话题。不少地方媒体为了局部与眼前的利益,收取委托方的“好处”,根据委托方的要求,凭借媒体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宣传某种信息或树立某种观念,这种信息或观念往往符合委托方的利益,于是产生了“有偿新闻”。而“假新闻”的出现,一是由于记者素质低下,没有真抓实干去采访,而只是凭想象捏造一番“事实”,二是由于催稿时间紧张,为完成工作任务不得已而为之。
3、投放广告量过大,导致新闻与广告的比例失调。当前不少媒体为挣取利润不惜缩减新闻内容,换之以大量的广告,造成读者分不清哪是新闻哪是广告的尴尬局面。此类问题在报纸一类最为突出,典型代表便是青岛的《半岛都市报》,其广告的比例达到了60%~70%。
4、严肃题材的报道媚俗化,花边新闻充斥版面。当今国内除少数几家做出有自己特色的严肃新闻报道之外,大多数媒体的政府要闻和国际国内大事一律采用新华社来稿,而真正原创的新闻作品却是类似于花絮的细枝末节和“不痛不痒”的评论,缺乏大气与严肃的氛围。这样,一方面在报道国际时事与国内外重大事件上,极易导致千篇一律。另一方面,媒体自身没有了特色,没有了生命力,给予受众的信息量减少,其教育与社会协调的功能就不能实现。
5、新闻从业人员的年龄、层次结构不合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这直接影响媒体报道的质量。例如,《新民晚报》负责报道国际要闻的一名资深记者在采访朝核六方会谈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