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1:49:21

初等教育:

即小学教育,基础教育或称,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和作好初步生活准备的教育。通常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的第一个阶段的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儿童。 这种教育对提高国家民族文化水平极为重要,因此各国在其经济文化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都把它定为实施义务教育或普及教育的目标。

世界各国初等教育发展趋势主要是:

①日益注重加强基础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基础学力。

②适应儿童生理早熟现象,提早儿童入学年龄。如不少国家已把幼儿教育的高班纳入初等教育范围或已准许 5岁儿童提前入学。另外,还为儿童末期到青年初期之间的3~4年的教育建立新型中间学校。

③逐步缩小班级编制,增加教师定额,对教师学历水平的要求日趋提高。

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日趋灵活多样,既重视统一教学要求,也注意个别施教;特殊教育事业也日益引起重视。

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基本为四等七级,直系旁系齐全,相互沟通衔接,已形成多种形式办学的格局。四等是指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七级是指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支系旁系齐全、相互沟通衔接是指我国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系统完善,不仅构成纵向升迁系列,而且三种教育亦可横向沟通。近十年来,形成了公办、民办、公立民办多种形式并存的格局。1986年,我国政府首次提出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为提高国民的素质提供了法律保障。
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章 基本教育制度) 第十七条

小学到初中的九年教育即为初等义务教育
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第二阶段,在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初等教育达到义务教育法规定要求的,可直接实施初级中等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