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些关于人丢掉(放弃)了自己的天赋(才能)而后悔,失败的故事,急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0:03:38
拜托,帮我!

江淹,为南北朝时著名才子。少时,因文章诗赋精彩,曾有“才子江郎”之誉。而晚年才思减退,勉强写些许闲文,读之令人乏味。时人深感惋惜,谓之“江郎才尽”。后渐为人人皆晓之典故。
  江郎之才,人所公论。其祖父、父亲虽曾为县令,但13岁丧父,家境贫寒。《南史"江淹传》曾记其砍柴养母。《梁书"江淹传》载,其“少孤贫好学,沉静少交游”。江淹6岁能诗,20岁教宋始安王读“五经”,后入建平王刘景素幕,被诬入狱,出狱后再官再贬,仕途坎坷。而其间梦笔生花,其诗幽深奇丽,与鲍照齐名;其骈文辞清句丽,所作《恨赋》、《别赋》更为人推崇。
  江郎才尽,多有奇闻。《南史"江淹传》记,江淹夜宿禅灵寺,梦张协,索曾寄之锦缎,江淹出数尺锦缎于怀,还张协。而后,江淹文才尽失。《诗品"齐光禄江淹》记载,江淹于冶亭夜宿,梦郭璞。郭对其曰:“吾五彩笔,于汝处多年,望还之。”江淹梦醒后,遂诗不成句,文不成语。
  江郎才尽,故有原因。齐高帝萧道成灭宋立齐,任江淹为骠骑豫章王记室带东武令,迁中书侍郎。梁武帝萧衍代齐后,江淹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封醴陵侯,并赐封地。春风得意之江郎,再无贫寒之进取、含冤之愤懑,更无仕途坎坷之悲凉。或许苦难经历与文学有不解之缘;或许坎坷之路会使诗文绮丽而激扬;或许真正感悟生活之底蕴,才能令人之才华永葆浓郁之芬芳。

方仲永
初中语文教科书上有
一篇文章就是《伤仲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