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张养浩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2:24:02

张养浩简介 (1270~1329)

元代散曲作家。字希孟,号云□,山东济南人。幼 有义行,好读书,初被荐为东平学正。后拜监察御史,历 官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等职。因父老辞 官,屡召不赴。文宗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旱,特拜 陕西行台中丞,前往救灾,到任四月,劳瘁去世。

张养浩简介 (1270~1329)

元代散曲作家。字希孟,号云□,山东济南人。幼 有义行,好读书,初被荐为东平学正。后拜监察御史,历 官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等职。因父老辞 官,屡召不赴。文宗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旱,特拜 陕西行台中丞,前往救灾,到任四月,劳瘁去世。
张养浩为官方正,敢于直言犯谏。武宗时,曾因议 立尚书省事,大违当政者意,被构罪罢官,他恐遭祸,变姓 名逃去。英宗时又曾为内廷张灯为鳌山事上谏而险遭不 测。他的散曲多是在辞官归里后所写,由于对宦海风波、 世态炎凉有切身体察,因此能作比较真切的描写。如“才 上马齐声儿喝道,只这的便是送了人的根苗。直引到深 坑里恰心焦。祸来也何处躲?天怒也怎生饶?把旧来时 威风不见了”(〔朱履曲〕《警世》),作者感触至深, 因此能写出这样沉痛的句子。而当他写到归田之后,则 轻松自如的心情跃然纸上,“中年才过便休官,合共神 仙一样看”(〔双调·水仙子〕),“挂冠,弃官,偷 走下连云栈,湖山佳处屋两间,掩映垂杨岸。”(〔中 吕·朝天曲〕)他的一些散曲中常写与鸥鹭为伍,与云 山为友,使他心旷神怡。他的咏吟山水的优秀篇章也不 少。但是,他的“警世”、“退隐”题材的作品,调子仍 然是比较低沉的。他的理想只是远离嚣尘去过田园生活, 以远祸全身。
张养浩对人民疾苦也比较同情。最著名的作品是□山 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 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 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他在怀古兴叹 之际能联想到百姓的疾苦,比同类题材的散曲作品要高 出一筹。又如小令〔得胜令〕《四月一日喜雨》、套曲 〔一枝花〕《咏喜雨》,是他在陕西救灾时所作,比较真 实地反映了灾区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生活。在元代散曲 中这些作品是难能可贵的。
《太和正音谱》评张养浩的散曲如“玉树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