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吨 大豆可以练多少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8:32:46
在做大豆行业分析,有个问题请教大家,目前国内一 吨大豆可以练多少豆油,具体的工艺是什么?
谢谢

大豆炼油的比例:100%大豆=80%的豆粕17%的豆油1~3%的损耗。
但是有些大豆的含油量较高,可达到20%。

应此我们得出结论:1吨=1000千克 1000*20%~17%=200~170千克油

大豆提油是这样的
100%大豆=80%的豆粕17%的豆油1~3%的损耗。

视情况而定

一般都认为国产大豆的出油率是16%,进口大豆的可能高一点17%-18%吧。但现在都差不多了,黑龙江农垦区的示范基地产油有达到21.69%的(此数据为03年数据)。
我们的大豆生产并不比国外差,巴西2708公斤/公顷(180公斤/亩),美国2594公斤/公顷(173公斤/亩),2002年农业部在黑龙江推广的570万亩高产高油大豆单产达到176.3公斤,其中黑龙江垦区270万亩示范区大豆单产达到了188.6公斤,超过单产最高的巴西8.6公斤,同时大豆平均含油率达到了21.69%。
美国豆主要强在国家的补贴上,而且我们的豆子价格生产成本只占55%左右,其它主要是其它税收。人家补贴,我们加重负担,当然价格的竞争就没优势了。
从东南沿海地区的进口大豆合同也可以看出,国外的豆子在产油量上并不具备什么优势。外国豆的主要好处在于资金上,因为都是信用证交易,不占用资金,这样对于沿海压榨企业的资金链运作很有益。所以那些企业整天喊着外国大豆便宜,出油率高。看看他们的合同就可以知道,写明的出油率并不高。
油脂在大豆中是以“油囊”形式存在的,要想在大豆中把豆油提取出来,必须先把这个“油囊”破坏掉。过去我们采用的压榨法实际就是“挤破”油囊。现在的浸出法,也必须先用“扎坯机”进行加工,然后进浸出器,而不是整个大豆浸出,现在的工艺已经再次提高,就是大豆在进浸出器前,要进行“膨化”加工,这样能够提高出油率,膨化的目的就是要充分的破坏这个“油囊”。浸出溶剂一般有两种,一是“6号”抽提油,二是“正己烷”,它们统称“溶剂油”,世界上最先进的工艺应该叫“萃取”。溶剂油的作用就实际就是“洗涤剂”,它把油脂从大豆中“带走”,然后经过蒸发进行浓缩,最后剩下油脂。
你写的分析报告,希望能站在国内大豆生产和榨油企业长期的发展着手。把大豆目前的困境和面临的困难写出来,支持他们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