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对某些东西产生恐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3:49:13
由于从小处于有家庭暴力的环境中,对针很恐惧,见到针就会害怕,想要往后闪躲,不敢面对~
请大家帮帮忙!

这是心理学行为治疗理论中所说的“泛化”现象,即由于某种特定刺激形成后,另外一些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同样的条件反应,新的刺激越接近原刺激,条件反应被诱发的可能性就越大。例如,某人曾被某种虫子咬伤,产生了对昆虫的恐惧,后来发展到害怕一切昆虫。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恐惧症是极为常见的心理障碍。引起恐惧的直接原因因人而异,有的害怕高台、大桥,有的害怕蛇和蜘蛛;有的害怕独自站在广场中央;有的则害怕周围挤满了人,害怕当众站出来发言演说。恐惧症患者明白自己的恐惧是毫无理由的,然而,他们无法控制恐惧的爆发性发作。幸运的是,多数恐惧症是有“解药”的。
行为疗法 :在心理医生的监护下,让病人有意识的去接触那些诱发恐惧之物。
认知疗法:医生不是让病人试图回避那些恐惧之物,而是让他们主动面对恐惧发作,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莫名恐惧是错误的。
药物疗法:在心理、行为疗疗法无效的情况下,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抗焦虑,抗抑郁药物治疗严重的恐惧症,但停药后病情又会复发,所以结合特殊心理疗法就更理想了。

循序渐进的系统脱敏疗法

关于系统脱敏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称交互抑制法,利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焦虑习惯的目的。

类似系统脱敏疗法的心理治疗方法在中国古代也有运用。据《儒门事亲》载:王德新的妻子旅途中,在旅舍的楼上住宿,夜逢盗贼烧房子,因受惊而堕下床来。自此以后,每听到声响,便会受惊昏倒不省人事。家人也只得蹑足而行,不敢冒然弄出声响,逾年不愈。医师戴人诊断后既让二侍女执其两手,按于高椅之上,在面前放一张小桌几。戴人说:“娘子,请看这木头!”便猛击桌,其妇大惊。戴人说:“我用木头击桌,有何可惊呢?”妇人吓后稍显安定,戴人又击桌,惊已显然减缓。又过一会儿,连击三五次,又用木杖击门,又暗中令人击背后的窗子。妇人慢慢从惊恐中安定下来。晚上又叫击其卧房的门窗,接连数日,从天黑直到天亮,一、二月后,虽听雷鸣也不惊恐了。

系统脱敏疗法的原理:

系统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