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中流意识是怎么形成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7 01:05:44
经常看到一亿中流这种说法 日本人的这种中流意识怎么形成的

在社会学中,庞大的中产阶级一直被作为现代民主、富裕、发达社会的人群结构特征。日本的学界和政府都非常重视对中产阶级的研究。总共1.26亿人口的日本,当年却号称“一亿总中流”,日本人都为此而感到自豪。现实的数据也表明,日本相比而言,收入和财富差距较小,生活水平的均等化程度较高。

  在日本的近代史上,关于对中产阶级的认识以及现实中的中产阶级的实际状况发生过几
  次大的变化。早在19世纪下半叶的明治维新时期,具有革新意识的知识精英们从欧洲发达国家的社会变化中体会到,中产阶级将是未来社会的主流,他们提倡以中产阶级作为标准阶级,使下层阶级逐步改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平等化过程,以减少快速发展和变化中的社会矛盾。在这个时期,“中产阶级”(middle class)的概念,是比较古典的含义,即表示一个以收入和财产划分的中间阶级。

  古典中产阶级也称为“旧中产阶级”。20世纪初日俄战争以后,日本产业资本获得较快发展,一些原来在生活底层的人群成为拥有一定财产的“新富阶级”,并形成不同于传统贵族的自身生活方式,居住在东京山手地区的“山手阶级”成为旧中产阶级的象征符号。但是,直到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日本的旧中产阶级的人数还是相当有限,甚至被西方学者称为“没有‘中产阶级’的国家”。

  二次大战后,日本在1950年代兴起了大规模产业革命,产业结构中的服务业比重大幅度提高,与此相伴随的是大量白领工作人群的出现。迅速成长的社会知识精英和一般职员、政府行政人员、学校教师、医生、律师、技师等掌握各种专业技能的人群,形成了一个不是仅仅以财产和收入,而是以职业、生活方式、观念意识等综合特征为标志的“新中产阶级”。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东亚社会的专家傅高义教授,曾写了一本很有影响的著作《日本的新中产阶级》,对战后日本新中产阶级形成的经济社会因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描述。当然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收入是中产阶级的一个核心指标,如当时产生的以“中产阶级化”为基本纲领的新政党“民主社会党”,就把具体政治目标定为“实现标准家庭的年收入增长两倍,达到平均5万日元”,低收入者也不低于3万日元。

  随着日本经济在战后的迅速发展,“新中产阶级”的人数不断扩大,成为政党生活中谁都特别关注的选民群体。但所谓“新中产阶级”,其实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