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黑陶文化指的是那个时代,以及她的特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4:08:00

黑陶在中国历史上的背景及地位: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黄河流域文化不管从思想内涵,还是高深的学术造诣,及完整的价值体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并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体系。
  黑陶文化可称得上是中华民族渊源流畅的文化长河中,孕育的一颗璀璨明珠。人类历史发展中最辉煌的篇章。被当今社会各界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的黑陶文化是影响早期中国思想内涵及文化体系形成的伟大因素,起着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黑陶文化是黄河流域文化,是广泛性的文化,具有深远影响,黑陶以历史底蕴深厚和文化内涵丰富等特点,构成中华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黑陶具体出现时间

  黑陶文化时期又称龙山文化时期。距今4600年的黑陶文化主要出现在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2000年的华夏文明发祥地中国母亲河——黄河的中游。公元前2600年处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黄帝炎帝部落争霸时期。(彩陶时期) 公元前2000年处于奴隶社会初期大禹治水及夏朝创立100年(青铜器时期)黑陶时期就成为了连接彩陶和青铜器的重要历史时期。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制陶工艺达到空前的发展,也先后人展示了制陶实用性转向审美要求的历史过程。

  黑陶文化的发现及分布情况:

  1928年,中国著名考古学者吴金鼎先生,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从未见过史前遗存――黑陶,黑陶是黄河中游原始文化的代表作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在陕、晋、豫、鲁等地。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随后各地都发现了和龙山文化时代相当的,以灰陶黑陶为主的文化遗存。广泛分布在陕、晋、豫、冀、鲁等地。这些属于不同文化系统的文化遗存被分别命名为各种类型的龙山文化。主要分部在黄河中下游。所以黑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中国华夏民族最早期的人类文明之一!

  黑陶是驰名中外的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由于快 轮 制 陶和封窑技术得 到 普 遍 采 用,因而具有黑(乌黑如漆的色彩)、薄(器壁很薄)、光(具有平滑的光泽)、纽(造型上具有鼻、耳、盖纽以及流、足、扣手等适于使用的各种饰件和功能件) “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硬如瓷” 等特点,在不同光线下能呈现不同色泽,刻花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