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练柳体有4年了,准备练行书,谁的贴比较适合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20:09:41
我练柳体有4年了,准备练行书,谁的贴比较适合我?

入行书之前,注意
楷书的基本功要扎实。看看你随手写的字体能否有 玄秘塔碑 和 神策军碑 的八九分像。如没有,仍需加强联系。否则,地基不稳。
学习书法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论。技巧和方法的掌握是关键。

一般认为,柳体中宫收紧,四向扩张,极尽楷法,转行书路无二王宽,且极易写成瘦骨枯木,得型失神。 自古而来,写柳转行成功的书家少之又少,故而米芾称柳诚悬之书为“恶札之祖”。因此,最好通过研习其他书家,接力转换。颜真卿是个不错的选择。

目前书法就三四派,
一路是王羲之、王献之二王一派。米芾、赵孟頫……最多。
一路是颜真卿一派。钱南园、何绍基、刘墉……次多。
三路是写碑派。魏碑。龙门二十品。清朝书法……清朝大兴。
四路是碑和帖融合派。现代的趋向。

综合建议:
1.可以练习颜真卿的楷书 ,麻姑,多宝塔等,颜柳一家。可从颜开始转。
2.行书一路可从怀仁集圣教序入,可以接赵孟頫,可以接米芾。然后遍临百家。
3.行书二路可从怀仁集圣教序进,沿颜真卿,何绍基等一脉而下。
建议走二王行书一路。即第2条。书入魏晋,高古。

提醒
学行《兰亭序》,《祭侄稿》,《黄州寒食帖》属于好帖,但不太适合入门,其难度和技巧尤其高。一般书法教学把圣教序入门的最多。快而省力。
待圣教序学会后,其他的都简单了。基础最重要。
不可贪好贪多。
是为正道。

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

代表作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颜真卿所书《祭侄稿》,写得劲挺奔放,古人评之为“天下第二行书”。而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则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行书中带有楷书或接近于楷书的称为“行楷”,带有草书或接近草书的则称为“行草”。行楷中著名的代表作品是唐代李邕的《麓山寺碑》,畅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