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尽孝道?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7:57:44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在现代社会中,为人子女,如何能做到尽孝道呢?(古时候指的是对父母无条件地顺从,现在呢?)

时代不同,境遇不同,父母不同...
故孝顺的形式不是死死而不变的
故不同的人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
孔子便作出不同的回答。具体可
查询《论语》

但是孝心却“千古一也”。
一者一心也。

古语云孝:原心不原迹。
正是原其一心。

形上之一心,非言语之所道
形下之一心,可由以下论之

真孝父母者:一心发于衷,故生诚敬
若能将此诚敬之心,发博于日常处世之中,
即成百善。

故曰“百善孝为先”。

以上仅供参考
zhuao1997文字

〈入则孝〉原文: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解说:

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 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 ,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

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亲穿的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夏天,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亲,请问身体是否安好;傍晚回来了,也一定要向父母亲问安 。外出时,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见父母亲,让他们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