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屈原派”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8:49:08
有关鲁迅与“屈原派”

在我国群星灿烂的古典诗人中,鲁迅对屈原情有独钟,以至许寿裳在写《亡友鲁迅印象记》中,专门写了《屈原与鲁迅》一节。据许寿裳回忆:鲁迅在留学日本之初,所购藏的拜伦的诗、尼采的传、希腊神话、罗马神话等新书中,夹有一本线装的日本印行的《离骚》,使他稍感奇异。鲁迅能整首整段地朗朗背诵屈原的诗篇。鲁迅曾将《离骚》中“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那四句诗,作为小说集《彷徨》的题词。鲁迅集骚句,请书法家乔大壮写成楹联挂在被称为“老虎尾巴”的书房里:“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鴃之先鸣。”在鲁迅创作的五十余首旧体诗中,近二十首使用了楚辞的词语,像《湘灵歌》简直是《九歌》之外的又一歌,而《无题》:“一枝清采妥湘灵,九畹贞风慰独醒;无奈终输萧艾密,却成迁客播芳馨。”就是用楚歌的词语刻画了湘水的女儿、杰出的女作家丁玲;《莲蓬人》、《祭书神文》、《送O、E、君携兰归国》、《无题(洞庭木落楚天高)》、《悼丁君》等等诗篇,不但在遣词造句上用的是骚体语言,而且在全诗的意境上也和骚体诗十分接近。至于采用屈原的片言只语写入诗篇的,那就更多了。
当然,屈原的艺术特色概括不了鲁迅旧诗的风格。鲁迅还受到古代其他诗人的影响。鲁迅青年时很喜欢李贺的诗。他在1911年致许寿裳的信中就要求许代为寻觅李贺诗集。1935年他在致山本初枝的信中说:“年轻时较爱读唐朝李贺的诗。他的诗晦涩难懂,正因为难懂,才钦佩的。现在连这位李君也不钦佩了。”这说明鲁迅晚年对李贺有较全面的认识。但李贺诗歌的驰骋想像,多用象征、比喻的手法,以及在语言上的注意锤炼,在鲁迅旧诗创作中都有一定的影响。李贺诗中多用“鬼”、“夜”、“秋雨”等字眼,鲁迅旧诗中也多用“夜”、“秋”、“风雨”等语词。鲁迅曾将李贺的《感讽五首》之三、《南园十三首》之七、《绿章封事》、《开愁歌》中的诗句或全篇写成字幅赠人。在鲁迅手书古人的诗文中,李贺是最多的一位,这决不是偶然的。值得注意的是:李贺也是爱读屈原、受屈原影响很深的人。他自称“楚辞系肘后”(《赠陈商》),“咽咽学楚吟”(《伤心行》),“斫取青光写楚辞”(《昌谷北园新笋》),说明他经常读写屈原的作品。难怪杜牧在《李长吉歌诗叙》中称李贺为“骚之苗裔”。或许正因为鲁迅青年时爱好屈原,爱屋及乌,连李贺也喜欢了。
有人曾把鲁迅的旧诗与李商隐(自号玉溪生)相比,鲁迅婉辞。1934年12月他在致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