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茅盾有哪些著作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0:12:04

1927年 小说《幻灭》
1928年 小说《动摇》《追求》,后与《幻灭》一起收入《蚀》
1929年 论文《读〈倪焕之〉》、小说《虹》(未完成)
1931——1933年 小说《子夜》
1932年 小说《林家铺子》、《春蚕》,后编入《春蚕》
1933年 小说《秋收》《残冬》,与《春蚕》合称农村三部曲
1935年 论文《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
1941年 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小说《腐蚀》
1942年 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
1945年 剧本《清明前后》
1948年 小说《锻炼》
1978年 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
其它重要作品还有小说《第一阶段的故事》、短篇小说集《委屈》、散文集《炮火的洗礼》《见闻杂记》《时间的纪录》、论文《夜读偶记》《关于历史和历史剧》等

茅盾主要作品: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林家铺子》,《子夜》,《霜叶红似二月花》。

作品:幻灭、林家铺子、春蚕、大泽乡、小巫、白杨礼赞、报施、过年、右第二章、黄昏、大地山河、风景谈、雷雨前、雾中偶记、炮火的洗礼、从半夜到天明、开荒、天窗、叩门、天安门的礼炮、陀螺、子夜、创造、水藻行......

茅盾本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
达之区,它紧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造成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他 十岁丧父。许多中国作家、政治家的“第一教师”是寡母,茅盾即由其母抚养长大。从北京大学预科读毕,无力升学,入上海商务 印书馆工作,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就在这时候。接着他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筹建中国 共产党,下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秘书,宣传部的代部长是毛泽东。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自武 汉流亡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幻灭》、《动摇》、《追求》和《虹》,遂拿起小说家的笔。这段上层政治斗争的经历铸成他的时 代概括力和文学的全社会视野,早期作品的题材也多取于此。左联期间他写出了《子夜》、《林家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