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独立》的主要内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6:16:03

《女孩独立》是一篇散文,全文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作者14岁时初次独立,拍一张照片作为见证。

  第二部分(第2—9段),写作者帮助女儿小鸟走向独立。
第1段,写作者14岁时离家学农,拍了一张照片,作为自己初次独立的见证。这张照片是故事的线索,下文再次提及这张照片。

  第2段,写女儿4岁时作者放弃了一个寄宿幼儿园的名额。这种放弃,不是溺爱,也不是放弃独立。作者清楚地认识到,“无论母女之间如何情深意切,我们仍然是两个独立的人”。

  第3段,写女儿开始独立。女儿被一所寄宿制中学录取,她带着妈妈的一张照片上了路。这是第二次写照片。女儿拒绝带妈妈学农归来的独立照,选一张“像心目中的妈妈”的照片。

  第4-7段,写女儿住校第一个月,频频打电话向妈妈诉苦;作者鼓励女儿试着解决。面对女儿“在电话里哭泣”、“想放弃独立”,作者
的最大心愿是帮助女儿站起来,迈出第一步。

  第8段,写女儿打来电话的内容改变了,作者感觉到女儿和自己是“两个心心相印的平等的人在对话”,这标志着女儿走向了真正的独立。

  第9段,写作者送给女儿一件礼物,作为她独立的见证;并为女儿的独立喜极而泣。这是第三次写照片——“小鸟没法去拍照立志”,即没有用作者见证独立的方式,这也是女儿独立的表现。女儿的独立是在母亲的帮助下实现的,也许女儿自己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本文叙述了一个母亲怎样帮助自己的女儿从害怕独立、不想独立到学会独立、喜欢独立的事。

文章记叙了一个女孩在母亲的帮助下走向独立的经历。揭示了深沉的母爱。
我已经学过了,老师是这么说的~

人都是要长大要独立的。记得十四岁那年我初次离家,参加学校组织的为期一个月的学农,也就是住在远郊的农民家里,与他们同吃同住。那时我怯怯的,有点像躲在松林里探头探脑的小松鼠,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害怕。然而期满归来时,心里就有了点底气,我还特意去照相馆拍照为证,在照片上,我的神态有点老到,仿佛一个有阅历的人。我将它视为珍宝保存在厚厚的相册里,因为它是一个至尊的见证,记载着一个女孩的初次独立,并且预示着后面尾随着许多充满荣耀的词汇: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