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蔺相如的详细介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18:44:09

中文名称: 蔺相如
  性别: 男
  所属年代: 春秋战国时代
  相关事件: 渑池之会
  相关人物: 廉颇 秦昭王
  生平简介
  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时,秦向赵强索“和氏璧”,宦官缪贤推荐手下门客蔺相如出使。他奉命带璧入秦,当廷力争,完璧归赵,出色地完成了出使秦国的使命。九年后,秦又派使臣去赵国,约会赵王在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与秦王相见,他又随赵王同行,在筵席上,没有使赵王受屈辱,大长了赵国的志气,大灭了秦国的威风,因功得任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结果使廉颇很不高兴。为避免和廉颇相争而误了国事,他每次出门,避让廉颇,常常装病不上朝,不想和廉颇排地位高低,最后使廉颇很受感动,十分惭愧,两人结成了生死与共的朋友,和衷体国,使秦国长时期内不敢出兵攻打赵国。
  蔺相如遭人陷害,蒙受不白之冤,被处以砍头挖心的酷刑。他的族人为此亦遭牵连。为了逃避官府追杀,同时为蔺相如鸣冤,他们将“蔺”字去头去心成为“门”字,并以示后人,不要忘了祖先所受的冤屈。

  秦用商鞅而强。蔺相如用于赵,未闻有何富国强兵之策。他之所以成名,拙见以为皆在秦王的谋算之中。蔺相如完璧归赵全是下三滥手段。他叫手下人化了装,抄小路偷偷把和氏璧送回赵国,这样不仅没有解决赵国原来面临的危机,反而把问题激化了。赵本惧秦,担心怀璧而遭兵祸。蔺相如一骗秦王说璧有毛病,并以碎璧相要挟。再骗秦王戒斋五日,要举行隆重的典礼才肯献璧。这样远不及坐在家里,谎称璧被贼人所盗来的安逸。蔺相如当面欺骗徒挑秦王之怒,秦王很生气,后果应该很严重,蔺相如之举是把赵国往战争的边缘上推。秦王一再受骗却仍未发兵攻赵,答案只有一个,就是秦无意因璧攻赵,赵妄作杞人之忧了。
  赵以璧为宝,秦以天下为宝。说是以城换璧,不如说是借此考查赵国国情。正如赵高指鹿为马,意在试探。秦王没有怒杀蔺相如,正说明他志不在璧而在天下。这是他在玩政治游戏,这样的游戏帝王们都喜欢玩。譬如若干年后又一位秦王为了确定消灭六国的顺序,用一个玉连环让各国想办法解开,以此了解各国君臣无能的程度。燕韩赵魏楚五国均束手无策,齐王亦因此愁眉不展。齐太后知道后取金锤在手,大呼“老妇解此环也!”她把玉连环击个粉碎,命来人包好回禀秦王。秦知齐尚存国威,因此长时间没有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