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古琴朋友,请解释下面几段话的意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1:15:46
1,然琴之为物,圣人制之,以正心术,导政事,和六气,调玉烛,实天地之灵气、太古之神物,乃中国圣人治世之音,君子养修之物
2,昔神农氏继伏羲而王天下,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于是始削桐为琴,练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神农氏为琴七弦,足以通万物而考理乱也
3,美而不艳、哀而不伤、质而能文、辨而不诈、温润调畅、清迥幽奇、忝韵曲折、立声孤秀
4,视琴听音,可见志观治,知世道之兴衰。故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以平天下之心,为太平之乐也
以上文字皆是出自中国典籍,全是关于中国古琴的,务必请指教,好的话,追加分很多

1、出自《神奇密谱》,意译如下:琴这样东西,是圣人制作用以端正人的品性,指导如何正确处理国政,调和天地四时的气候,以用以达到太平盛世的。琴吸收了天地间的灵气,是上古遗留的圣物,它不仅代表中华古代圣人治理人间的琴操,(学习它)也是君子修身养性的途径。
注:调六烛,即谓四季气候调和;四时之气和畅。形容太平盛世。
2、出自桓谭《新论》,意译如下:想当年神农氏继承伏羲氏,成为新一代的君王,他参悟了天地万物的哲理,由此而斫了桐木做琴体,精制了丝线为琴弦,让琴德能够与上天的神灵的高贵品质相通达,与天地万物的生生不息的规律相应和。神农氏把琴做成七弦,认为这七弦足够来与天地间的万物的规律有共通之处,并能由此辨别出规律和无序间的差别。
3、出自唐末五代刘藉《琴议篇》,意译如下:美丽而不妖娆,感怀而不伤及身体,既质朴但却不拘泥,能引发人沉思细辨,却不是教化人去策划阴谋,(曲调)要温润婉转,(演奏)要流畅,让人闻之感觉有清丽、悠远、深幽、奇峻的效果,韵味要变化都曲折,敢于使用高音、泛音使整个乐曲有超然世外的感觉。
4、出自清徐祺《五知斋琴谱•上古琴论》,意译如下:看人弹琴聆听音乐(这里可能特指当政者),可以知道弹琴人的志向,了解他处理问题的方法,可以知道当今世道的兴衰。因此,当年舜曾经弹五弦琴,唱〈南风〉歌,以此让天下百姓信服,这个就可以称为是“太平之乐”。

说明:鄙人水平所限,可能有些地方翻译的还需指正,并且采用了一些意译,如果是要扣字眼让我解释,恕难奉命了,见谅。

第3是指箫,第4是瑟,都不是古琴。第1和第2句话在奥运开幕式的开始已诠释了。

4怎么不是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