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等各国市政管理体制与我国市政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22:07:23

一、中国及英美等国市政管理体制的形成过程
城市自从与乡村分离成为相对独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实体,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从词源学上看,“城”与“市”最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是指四周筑有城墙,扼守交通要冲,具有防卫意义的军事据点。《墨子•七患》日:“城者,在以自守也。”《管子•度地》日:“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古今注》日:“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市是指交换和贸易的场所。《说文解字》日:“市,买卖所也。”《周易•系辞下》日:“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内人口不断增加,加速了“市”的贸易的发展。同时,交易的扩展又要求设立相对固定的贸易市场。于是“城”和“市”逐渐融为一体,演变为现在所谓的城市。城市的基本含义是人口居住和工商贸易的聚集地,与城市相对应的是乡村。在近代市政管理的概念体系中,“市”的含义不同于城市,属于行政建制的一种,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和条件,按照法定程序设置的地方行政建制。西方的“市”是城市地区的特
-1-
殊地方行政建制,一般不辖有农村地区。
我国城市的萌芽可追溯到夏商时代。到了唐宋时期,我国已经出现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而作为行政建制的“市”,在我国出现的历史却并不很长,它是近代地方政制改革的产物。我国在清代以前没有市建制。直到清朝末年才仿效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实行城乡分治。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很长时期内曾经继承了城乡分治的传统。自20世纪80年代推行“市领导县”体制以后,我国的市建制逐渐发展为广域型市,每个市在行政区划上都包含一定的农村地区,市政府还承担着繁重的农业和农村管理任务。这种广域型市建制,是我国城市管理的特色所在,它明显区别于西方国家的城乡分治模式。
英、美等西方国家在较早的时候就创造了全新的城市政府管理体制——市镇议会,这种体制到18世纪逐渐成熟,它是英、美等国城市政府管理体制诞生的标志。到19世纪中叶后,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英、美国城市管理体制进入过渡与转型期,产生了政治机器的管理体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针对政治机器体制兴起了市政改革运动,最终催生了20世纪初期现代英、美等国城市政府管理体制的形成,这些新体制包括弱市长制、强市长制、委员会制和议会一经理制。到了20世纪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