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再山的那边】预习笔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6 05:22:38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再山的那边】预习笔记,和第二课的【走一步,再走一步】预习笔记。每篇都要有4部分:1作者2.字词注音 3.内容简介 4.质疑

《走一步,再走一步》

1. 课文可以分为四部分:

(一)起因(1―3)游戏玩厌,去爬悬崖

(二)经过 (4—15) 中途被弃,进退两难

(三)结果(6—23)父亲指点 ,摆脱困境

(四)启示( 24 )走一步 , 再走一步

2.“我”心理变化过程:

最初 毫无信心(“我下不来……我会摔死的。”)

继而 信心萌发(“这似乎是能办得到的。”)

随后 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

最后 巨大成就感

3.“永远忘不了的经验”指什么?

“经验”有两层意思:① 是从悬崖上学到的经验使自己终生受益。② 再次将这“经验”归纳成:“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小小一步,走了这一步之后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为止”。这也就是告诉读者,在困难面前不应该畏难怯步,而要冷静地分析困难,化解困难,要就近起步,由易入手,循序渐进,坚持到底。这样就可能积小胜为大胜,促使困难向胜利转化。

4. 主要内容:本文记叙“我”悬崖脱险一事,说明当我们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最终是会战胜困难和挫折。

五. 知识积累

1. 关于朗读:

(一)朗读是用出声的读来表达课文的内容

朗读有三个步骤:准确朗读、理解朗读和表情朗读。(1)准确朗读。能读准字音,朗读时能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复,不颠倒,句读分明,速度适宜,节奏鲜明,不出现拖腔拉调或两字一顿的错误读法。(2)理解朗读。在理解作品基础上的朗读。如句子的意思,特别是语句间一些细微的差别;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文言虚词、标点符号、关联词语等标志着句型的区别、语气的不同、间歇的长短用相应的声音读出来。(3)表情朗读。是在理解作品基础上的再创造,是把自己的热情倾注到作品中去,真实而生动地表达出作品深刻的思想。表情朗读依靠真情实感、丰富的想象和熟练的语言技巧,将音响、音力、音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