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这些年来的变化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8:49:18
举例子,越多变化越好

1.伍家岗区的变化--由工业区变为商业区
以宝塔河与伍家岗为区为中心区,向周围发展.
原江大道修至伍家岗,并把滨江公园延伸至此
2.xiao亭区的变化--宜昌是的工业区
湖北深圳工业园就在该区,将来也是宜昌新的经济增长极
宜昌城区的工厂有很多也般到这里
3.开发区(现归西陵区管)的变化
城东大道的兴建,现以部分通车(现宜昌市最宽阔的道路)
今年底,运河公园开工
4.西陵区--老大还是解放路
多年前,宜昌市的市中心是解放路(现是铁路坝),将来还是他.现在的解放路,也就是未来的宜昌市商业步行街.宜昌市以解放路为中心,和周围的云集路,西陵一路,致祥路,滨江公园.二马路为区域的核心区,宜昌市的黄金地段.是享受玩乐,品味时尚的首选之地!
另外1.修了14年的三峡大坝明年全线竣工
2.宜昌现在搞”三城联创”

千年梦想一朝成真

长江三峡地区山系纵横,水系密布,四周山峦起伏,峡谷幽深,江流湍急,气势壮观。这里既是雄奇险峻的天然山水画廊,也是暗礁密布,滩险浪急的长江航运畏途;既是丰富的水力资源宝库,也是川江洪水蓄精养锐、肆虐为害的产床。千百年来,强烈的水患意识酿出了“神女助禹”和“黄牛助禹”的传说,兴利除害的愿望激发了无数志士伟人在长江上筑坝的美梦。1918年,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改良此上游一段,以闸堰其水,使舟得以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的设想。30年代至40年代,国民党政府也曾想开发长江三峡并进行过勘测和设计。

许多外国人也为三峡做过梦,其中,美国垦务局总工程师萨凡奇博士的梦尤为动人,他在1944年考察三峡后,完成丁著名的《杨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他异常兴奋地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我已经六十五岁了,如果上帝给我时日,让我看到三峡工程变为现实,我死后的灵魂一定会在三峡得到安息!”他认定他一生走遍了世界的大江大河,而只有长江三峡才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资源。可惜,这些美梦,在旧中国无法实现。

然而,新中国成立不久,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就开始关注长江三峡的治理与开发,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制定了以三峡枢纽为主体的长江流域规划。1956年7月,毛主席在《水调歌头·游泳》中,描绘了“更立西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