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内容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6 10:35:06
1、曹刿的出身:他在“论战”之前是草民吗?(老师是这样讲的)。。。资料上说他是重要谋士。。。他是不是因这次战争才当上官的???
如果是,怎么会轻易就见到鲁庄公?还坐同一辆车???
2、“齐人三鼓”:齐军一鼓就已经如虎豹一样杀过来了,是怎样连续三次抵挡住的?
3、“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齐军败退时还要“暂停”,做如此繁琐的动作:命令我军全部停滞,研究,再下令出击。。。这种局面应该是十分紧迫的,争分夺秒的。如果节奏这么慢,全军追击的时候恐怕齐军的影子都没了。。。
4、鲁庄公:他是一国之君,怎么会出现在战场第一线上,如果被敌军认出,一个神箭手射一支毒箭他不就完蛋了?

因此我对这篇课文的真实性有些怀疑。

我只是一个初中毕业班的学生,历史知识不够完备,有些问题会很可笑,但是我还是希望有人能够解答我的疑问。。。

:-)

1.曹刿当时只是"士",也就是具有一技之长的社会名人."士"游走于各势力间,出谋献策,为他人效力以谋生或求发达,在当时比较受各势力集团欢迎.虽不是官,但有才能有影响力有社会名望.地位介于平民和大夫之间.
曹刿自然需要有官员举荐才能和鲁庄公见面.
2.春秋时主要用战车打仗,战车是有一定防御效果的.战车讲究阵法,鲍叔牙见对方严阵以待,难以穿插破阵,只好暂时撤退.再说,鲁军有君主御驾亲征,士气也不弱,同时只守不攻,这点防御力总该有的.
3.对方是逃,而不是撤,行动不会统一.所以,必然牵牵绊绊,七零八落,速度不会快.
4.鲁庄公再不御驾亲征,鲁国就彻底完了.他是来压阵提高士气的.君主周围自然守卫环立.只要不被冲破阵势,他的命就不那么好取.

1是谋士,有一定的地位
2杀过来是要时间的,鲁国军队也不是完全不是齐军对手,总可以抵挡一下.
3正规军是可以的,中国自古以来就要求令行禁止.鲁是大国,可以做到.你没见孙武甚至可以让宫女做到这样.
4弓箭是有射程的,精度也不会太高,你不能指望春秋时的弓能与苏格兰长弓媲美.
另外,如果鲁庄公亲自冲锋,死于流矢还好,如果死于暗箭,在当时的舆论来说是不允许的.而且,他还有卫士.

1.没错,他就是靠长勺之战出名的.
2.敌不动,我不动,齐军估计是不敢轻举妄动,也怕有埋伏.
3.大军一向是很有序的,就算在战争中也不会太乱,再加上只是两个小动作,不会太慢.
4.因为齐国是大国,自古以来,面对强大的敌国,国君都会亲自到战场上指挥,让军心大振,加大胜算.只是指挥而已,不会上阵杀敌的,一般都在弓箭的最大射程之外.

1.曹刿当时只是"士",也就是具有一技之长的社会名人."士"游走于各势力间,出谋献策,为他人效力以谋生或求发达,在当时比较受各势力集团欢迎.虽不是官,但有才能有影响力有社会名望.地位介于平民和大夫之间.
曹刿自然需要有官员举荐才能和鲁庄公见面.
2.春秋时主要用战车打仗,战车是有一定防御效果的.战车讲究阵法,鲍叔牙见对方严阵以待,难以穿插破阵,只好暂时撤退.再说,鲁军有君主御驾亲征,士气也不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