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曹刿论战》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9 04:01:26
文中“齐人三鼓”是说齐军打了三次鼓之后,但是既然齐军已经打了三次鼓,一定是已经进攻了和一段时间了,此时曹刿在第三次才说可以击鼓进军,这时鲁国军队难道没有被打得七荤八素了吗???

我是个初三学生,这个问题我的老师也不了解,请看到这个问题又了解的前辈帮我一下!谢谢!!
那曹刿在之后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又该如何与前面他的举动衔接?
如果古时战争有规矩,请出示相关文献的节选(古文现代文只要是名家皆可)
再次感谢大家这么关注我的问题!!

在古代打仗时,很讲究阵形保持协调,就算击鼓,也不一定出击,而是等待对方攻过来再防守反击,这样容易取胜。而齐军击鼓后,也不会贸然进攻。

当时的战争,和现在不太一样。
一般是击鼓叫阵,引敌出击,以保持自己的阵形,发现对方阵形的破绽,简言之,就是,古时的战争很讲究阵形保持协调,就算击鼓,也不一定出击,而是等待对方攻过来再防守反击,这样容易取胜。
而齐军击鼓后,也不会贸然进攻,我想就是这样。
当然,历史上的事情,也许并不都是如史书记载,就像《左传》这样的正史,也可能有偏差。比如诸葛孔明的空城计,现今就有人发现其实是曹操的计谋,而非诸葛亮的功绩。

曹刿,生卒年不详,春秋时鲁国大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鲁庄公十年(前684年)

齐、鲁两军在长勺(今山东曲阜北)摆开了阵势(参见长勺之战)。齐主将鲍叔牙因一路进军顺利,有轻敌之心,首先下令击鼓进军。齐军呐喊着向鲁军阵地冲来。庄公见状,也欲击鼓迎战。曹刿连忙制止,并要庄公传令全军严守阵地,不得乱动和喧哗,擅自出战者斩。鲁军纹丝不动,齐军冲不破阵势,只好退了回去。鲍叔牙又下令第二次击鼓进攻,齐军重振精神,再次向鲁军阵地冲来,鲁阵仍岿然不动,齐军又一次退了回去。
鲍叔牙见鲁军两次不出动,以为是怯阵,下令第三次击鼓进攻。这时,曹刿果断地告诉庄公击鼓冲锋。随着鼓声,鲁阵中杀声骤起,士兵们像猛虎出笼般冲杀过去,其势如迅雷不及掩耳。齐军被杀得七零八落,丢盔卸甲,狼狈溃逃。庄公见齐军败退,欲下令立即追击。曹刿忙说:“别急。”他仔细察看了齐军逃走的车辙,又登上战车前横木向齐
军逃跑方向嘹望了一阵,方要庄公下令全力追击。鲁军追杀了30余里,斩杀、俘虏了许多齐军,缴获辎重无数,全胜而回。

前两次击鼓敌对方退了回去

不是,打鼓是为了鼓舞士气,你留意下影视剧演冷兵器时代战争的时候,两军摆开阵势,离得很远,即使到19世纪拿破仑战争的时候,军队还是成方阵型的,士兵前进不不能跑太快,必须要保持阵型

古代战争出击前要先击鼓,齐军先击鼓出战,鲁军防御,防御了三次有阵型未乱,士气未跌.
然而齐军已经筋疲力尽,士气大跌.
此时出击必可大胜

此前只是一线阵地在防御,此后是全面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