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事例各两个。(要详细的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5 22:47:50
要故事那种类型的!!

有这样一个有趣而另人深思的实验,把一只青蛙冷不防扔进滚烫的油锅里,青蛙能出人意料地一跃而出,逃离陷境。然后又把同一只青蛙放在逐渐加热的水锅里,这次它感到舒服惬意,以致意识到危险来临时却欲跃乏力,最终葬身锅底。由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青蛙对眼前的危险反映敏感,对还没有到来的危险反映迟钝。由此我想到了人,其实人在这方面也是如此,正如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644年春,闯王攻入北京,以为天下以定,大功告成。那些农民出身的新官僚把起义时打天下的叱咤风云的气魄丧失殆尽,只图在北京城中享受安乐,“日日过年”,李自成想早日称帝、牛金星想当太平宰相,诸将想营造府第。当清兵入关,明朝武装卷土重来时,起义军却一败不可收拾。这令我想起欧阳修说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话老。险情环生时人们能睁大眼睛去拼搏,因此化险为夷;安逸享乐中却意志消退,锐气全无,结果一败涂地。

生于忧患 的有 越王勾践和汉光武帝刘秀
死于安乐 的有 唐末李存勖和隋炀帝杨广
具体的你一搜就出来了

有些人就像是成年寄生胎,没办法脱离,在母体和温室中成长出鲜血淋漓的恐怖嘴脸,重见天日时令人作呕。那丑态是它自我满足的结果,区区养分即视之为天堂。虽不自知,但完全丧失了属于人类应有的幸福或痛苦,它本应是人,所以它自认为的甜苦都是变态的折磨。这像是种极端的死于安乐。没丝毫压力,也没丝毫动力,是个见光就死苟延残喘的弱者。

生于忧患 的有 越王勾践和汉光武帝刘秀
死于安乐 的有 唐末李存勖和隋炀帝杨广
具体的你一搜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