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5:23:10
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还有“墨子”的简介!~

墨子
出生年代:公元前476~390
名人职称: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名人国家:中国(战国初期)

相关介绍:

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姓墨名翟,生卒年不详。
生平
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墨子生于公元前476年左右,卒于公元前390年左右。墨子出生何地,也有争议。《史记·孟荀列传》说他是‘宋之大夫‘,《吕氏春秋·当染》认为他是鲁国人,也有的说他原为宋国人,后来长期住在鲁国。墨子自称‘今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似属当时的‘士‘阶层。但他又承认自己是‘贱人‘。他可能当过工匠或小手工业主,具有相当丰富的生产工艺技能。墨子‘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他的政治主张。相传他曾止楚攻宋,实施兼爱、非攻的主张。他‘南游使卫‘,宣讲‘蓄士‘以备守御。又屡游楚国,献书楚惠王。他拒绝楚王赐地而去,晚年到齐国,企图劝止项子牛伐鲁,未成功。越王邀墨子作官,并许以五百里封地。他以‘听吾言,用我道‘为前往条件,而不计较封地与爵禄,目的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和主张。
哲学政治思想
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他以‘耳目之实‘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他认为,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墨子从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即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把‘事‘、‘实‘、‘利‘综合起来,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社会效果为准绳,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成见。在名实关系上,他提出‘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的命题,主张以实正名,名副其实。墨子的认识论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他忽视理性认识的作用,片面强调感觉经验的真实性。他曾以有人‘尝见鬼神之物,闻鬼神之声‘为理由,得出‘鬼神之有‘的结论。墨子的世界观中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一方面他强调‘非命‘、‘尚力‘,认为决定人们不同遭遇的不是‘命‘,而是‘力‘。他指出,‘赖其力而生,不赖其力则不生‘,充分肯定‘人力‘在社会生活与改造自然过程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墨子又肯定‘天志‘和‘鬼‘的作用。他把‘天‘说成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