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舌兰跟凤尾兰有什么容易区分的地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0:02:43

凤尾兰常绿灌木,茎通常不分枝或分枝很少。叶片剑形,长40-70cm,宽3-7cm,顶端尖硬,螺旋状密生于茎上,叶质较硬,有白粉,边缘光滑或老时有少数白丝(别于丝兰)。圆锥花序高1米多,花朵杯状,下垂,花瓣6片,乳白色。蒴果椭圆状卵形,长5-6cm,不开裂。园艺品种有斑叶、卷叶者。
凤尾兰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耐寒,耐阴,耐旱也较耐湿,对土壤要求不严。对有害气体如SO2、HCl、HF等都有很强的抗性和吸收能力。试验表明,在二氧化硫日平均浓度为0.15毫升∕立方米的环境下,许多树木如松柏、石楠、迎春、泡桐等都出现严重的受害症状,而丝兰仍然挺拔键壮。丝兰吸收氟化氢的能力也较强,据测定,1公斤干叶能吸收氟266毫克。

龙舌兰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稍耐寒,较耐阴,耐旱力强。要求排水良好、肥沃的沙壤土。冬季温度不低于5℃,遇水会猛烈收缩,可用作绳子。龙舌兰(Agave americana L.)是龙舌兰科龙舌兰属多年生常绿植物,植株高大。叶色灰绿或蓝灰,长可达1.7米,宽20厘米,基部排列成莲座状。叶缘刺最初为棕色,后呈灰白色,末梢的刺长可达3厘米。花梗由莲座中心抽出,花黄绿色。喜温暖、光线充足的环境,生长温度为15至25℃。耐旱性极强,要求疏松透水的土壤。
龙舌兰原产于美洲,有些种类在原产地要长十年或几十年才能开花,巨大的花序高可达7至8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花序,白色或浅黄色的铃状花多达数百朵,花后植株即枯死,所以龙舌兰被称为“世纪植物”。

龙舌兰又名番麻,但不是芦荟,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叶汁有毒,可刺激皮肤,产生灼热感。兔每天口服100ml叶汁,第三天出现厌食、活动减少、后肢麻痹等中毒症状,如不治疗可致死;解剖检查有胃粘。膜充血和肝脏缺血。羊食后可出现中耳炎、紫绀、呼吸困难和心率加快等症状。还可毒鱼。
有毒部位: 汁液
中毒症状 皮肤过敏者接触汁液后,会引起灼痛,发痒,出红疹,甚至产生水泡;对眼睛也有相当的毒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