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短跑要脚尖着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9:57:11
我脚尖着地总是跑不稳更别说快了

第一,一般跑步,速度越大,人体对地面的作用力也越大,因此地面对人体的反作用力也越大,脚尖先着地,可以通过踝关节来缓冲这个力;
第二,狂奔模式下,脚尖先着地,且脚后跟不着地,可以更大限度的增大了每一步的距离,让跑的每一步更加有效率,而且除了踝关节的缓冲作用之外,还利用了它的弹力,而且是持续的弹,要是再加上后跟的话就削弱了这个力的作用;
第三,也可以霸王硬上弓,就是要脚后跟先着地。但是在一定速度上,脚后跟先着地比脚尖先着地就做多了很多无用功,除了没有了缓冲,和抵消了力,还要从脚后跟到脚尖,走脚掌的这段路程。

不是脚尖,是前脚掌着地,前脚掌着地可以获得最大的扒地力,也可以使重心相对偏前,利于加速。

脚尖着地就是为了减少脚与地面的摩擦力,一个就是脚尖着地都是在短跑运动中,穿上钉鞋就是为了增加抓地力.再一个就是重心前倾,对跑步时的风速和加速有一定的借助和益处.我们学校举行校运动会的时候,我就从外班借了一双跑鞋...

呃……因为脚掌是有弹性的,当你速度越来越快的时候,脚的频率会加快,用脚的前部分是不会出现不稳的情况的

首先,跑鞋是在前脚掌的地方有钉子而后脚掌没有,所以前脚掌着地有利于更好的增加教育地面的摩擦力。同时也缩短了倒脚的时间。
其次,如果穿0跑鞋全脚掌着地会很难受的。不信可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