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中国山水诗的特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0:49:28

山水田园诗

  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仔细品味,这些诗或多或少有着共同的特点。

  首先,都对山水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不惜以浓墨重彩描写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作首联交待了事情的缘由后,颔联即写诗人进村时所见的自然风景。诗人好似信手拈来农村常见的风景,但平淡之中可见深厚的功力和精心的锤炼。这两句不仅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村边棵棵浓密的绿树,村外坡坡横斜的青山,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鲜明的山村风景画,而且一个“合”字,一个“斜”字,更将绿树环抱山村,青山横斜村外的神态点化出来,仿佛自然景物同山村人家融洽和谐,依依相合,洋溢着浓厚的情韵,极富亲切感和感染力。

  其次,诗人笔下的山水草木,鸟语花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形成了充满生命意识的画面。

  且看杜甫以诗为画之作——《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句一开始,就从大处着笔,描绘出在初春灿烂的阳光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最具特征的动态景物来勾画。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从景物的描写来看,这一句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三、四两句又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

  再者,也是更重要的,诗人笔下的所有山水说到底还是为了其中人物感情的抒发服务的。

  如杜甫的即景小诗《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