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短文高手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2 07:04:29
三十七岁

左权,1942年5月25日牺牲,卒年37岁。彭雪枫,1944年9月11日牺牲,卒年37岁。37岁,春秋鼎盛,人生的最佳年龄段,犹果满枝、日中天、水激越。
左权,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彭雪枫,新四军第四师师长。两人分别是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战前线阵亡的最高将领。

两人有许多共同处,都是1925年入党,都是红军时期的高级指挥员,都是文韬武略的“儒将”,都有军事理论与战术论著问世,都是前线捐躯一无遗言,都生前战功卓著身后赞誉隆盛,县以更名,校以命名,并同列中央军委确定的36名军事家方阵。

但两人又有很大的不同:彭死于流弹,左殁于炮火;彭是突遭致命一击,左是从容赴死;彭死即隆重盖棺,左却留有“尾巴”。左权之死更具悲剧色彩,使得历史唏嘘不已。

相对于彭雪枫来说,左权是“科班出身”———黄埔一期毕业、苏联中山大学和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5年,27岁即任红15军军长兼政委,31岁接替林彪任第一军团代军团长。这样一个军事天才,却是一个党内“弱者”:1932年6月,清受尘,白取垢,被王明路线诬为“托派嫌疑”,留党察看8个月。直至牺牲,10年未能洗涤冤屈。

10年间,左权是怎样背负着精神的十字架、甚至1941年12月直接向中央写信申述无果的失望,在太行前线日理万机?军职之高与政治之“卑”的无所归依、向隅之感,这一切都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之外。心非木石,岂无所思,谁可告诉者?辽县麻田十字岭,因着左权的殉难,永远裸露着战争的伤口,但却包藏着关于民族、关于人民,也关于左权将军自身沉重的精神疑难。

在中华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屡有“只有断头将军,岂有投降将军”的壮举。此时的死,是成仁,也是成名,所谓“纵死终令汗竹香”。然而,左权将军却是“辱”在前、死在后,并且10年在军职与党内地位巨大的反差下,将内心痛苦化解于抗日军务,小私大国,不亏其真,不失其正,视死如归,最终化为太行浩气、清漳血花。左权的牺牲之所以可惜、之所以伟大,恰恰在于他衔冤承屈、忍辱负重、以身殉道的牺牲与光辉。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被称为“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原因此其一。

彭雪枫被誉为一代名将,是新四军7个师中最年轻的师长。但名将也有“耻辱

大体表达!可以自己补充
1:37岁是人生的最佳年龄段,犹果满枝、日中天、水激越。 对两位将领的逝世表示遗憾。
2:两位将领有很多相似之处,最主要的就是两位都具有坚韧不拔、忍辱负重的精神。
3:指被王明路线诬为“托派嫌疑”,直接向中央写信申述无果的失望,直至牺牲。
4:左权的牺牲之所以可惜、之所以伟大,恰恰在于他衔冤承屈、忍辱负重、以身殉道的牺牲与光辉。
5:用事例表明,37岁的光辉。
6:人民的军队里充满了向左权等两位这样的坚韧不拔、忍辱负重的军人。
7:生命不在于长度,而在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