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有人写出来比《周易》《归藏》《连山》更高深的著作?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1:41:45
都过去了5000多年了,为什么没有人创作出更高级的著作?
为什么我们还得读《周易》这本陈旧的书?
这难道是我们祖先创作《周易》希望看到的结果吗?
中国人的智慧枯竭了吗?
东方文明已经中止了吗?

回答:
1,你不能说它高级!应该说它的智慧!目前没有什么书能在周易之上!《周易》不是一个人些出来的著作,而是经过 四圣 编写的宏伟著作!
2,因为《周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3,你别以为《周易》是专门算命的,应该说是祖先给我门留下的财宝。
4,中国人的智慧不会枯竭,另外你误解了《周易》。相反!《周易》是让我们国人思维开拓,进取。它教给我们的是不断创新。
5,东方文化不但没有终止,而且还在高速发展,正因为没有读懂《周易》的人才误解了《周易》,古代智慧高深的人往往精通《周易》,精通《周易》的哲学。

周易其实是一门科学,不要盲目的看作算命!应该看作宇宙的自然法则,以及变化规律等,来教育人们。

估计你没看过《周易》!请你有时间去买本《易经》看看。

还有现代精通《周易》的人非常少了!
在古代的时候我敢肯定!中国人智慧最强! (个人认为)

何谓高深?就因为你看不懂?如果你学文,让你去做计算机程序,你看的懂。

人们还在读周易是因为现代人希望把它弄懂!周易艰深,里面内容有大智慧,也有糟粕。现在有很多人读周易不是探求智慧,是看里面的糟粕,拿它来算卦.
我不知道祖先写周易的目的是什么?

中国人的智慧没有枯竭,是你的思维方式有问题。

你真的可曾读懂周易 人们费一世之心血 才若有所得
难道祖先就希望看到你这种不谦虚之人出现》

从今天的视角看,似乎中国古代科学理论走了一个弯路。可是或许三百年之后,人们会发现今天的科学也是一个弯路。

为什么要高深呢?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而《周易》本经就是观象系辞,不是创作出来的,更确切的说是演化出来的,所以说“文王拘而演《周易》”,后世的话,《焦氏易林》《太玄经》都是易学的文本啊,而且刘歆所造之《连山》《归藏》也是以古易为本所作,本来就不止《连山》《归藏》《周易》,近人如尚秉和先生,阐释象数,尚氏学之成就,足可与文王、焦延寿相埒,何以谓之无作新书?像焦赣演六十四卦为四千零九十六卦,一一系辞,尚是汉朝之事;而雕菰楼易学三书,石破天惊,则近在乾嘉,何谓无制作?此足下从心底将三易作为不可逾越之高峰,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