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试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8:29:11
后结构主义的话语理论的主要内容

后结构主义的基本特征

1.1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是既相联系又各自独立的两个概念。后结构主义是指产生关于社会(理论或认识论的研究)知识的一种新方式,是一种方法论;而后现代主义主要指社会发展本身所处的一种状态,即与文化多元化和动荡化、全球组织化相矛盾的社会政治状态。
1.2 后结构主义特别强调,“竭力追求关于世界的确定的知识短语(knowledeg claims)”的决定论和实在论总是有疑问的。主要原因在于知识是对现实世界的表征——“知识是地图而不是领土”。后结构主义把社会科学活动的中心由产生关于世界的知识转到关于知识的知识,即话语的分析和解构。在这个意义上,后结构主义是由关于话语的话语而构成的。
1.3 话语不仅是“文本的内容或会谈的记录”(这是德里达所强调的),而且也是与实践相联系的(这就是福柯所说的“推论式的实践”)。这样,理解话语就是理解理论与实践的联结关系,而不是研究其中的任一方面。同样,在后结构主义的框架内,权力不被视为一种所有物,而被认为是个体或社会团体间行为的一种显示或表现的方式。
1.4 后结构主义强调有各种不同的建构或表征世界的方式,所以没有永恒不变的或确定的真理,这就向社会科学客观主义或主观主义追求确定的知识断语的观念提出了挑战。后结构主义用不可决定的命题代替事实,用不同的观察视角代替主观的真理或客观的知识。
1.5 社会团体内表征世界的不同方式,反映了社会团体间的权力差异。知识和现实不仅在社会团体中被建构,而且也反映了不同兴趣的人们之间的权力差异。为此,一些后结构主义者Gergen1982)在constructivism和constructionism之间作了区分。前者包括源自现象学所探讨的主体间性等认知元素;后者则把这一系列现象延伸到一系列外部的影响独立于个体意识之建构的力量和利益。在后结构主义框架内更强调没有主体的话语,而非精神分析和现象学所共同关心的主体本身。这样,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和现象学都强调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但考察这些问题的方式各不相同,尽管时有交叉或重叠。在社会学中,constructivism被用作一个通称,涵盖从符号互动论内当前经验的研究到与后结构主义相联系的解构的许多方法。
1.6 后结构主义曾一度出现于西方社会,这反映了为这一新知识形式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