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里的“精气学说”怎么理解,请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9 23:55:26

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
精气学说认为,精气(气)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不论是存在于宇宙中的有形物体,还是运动于有形物体之间的无形的极细微物质,都是气的存在形式;由于精气的联结与中介作用,宇宙构成了一个万物相通、天地一体的整体;人类作为宇宙万物之一,也由精气构成;精气自身的运动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阴阳二气与五行之气的运动变化,推动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因此,精气学说是古代先哲们探求宇宙本原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精气学说滥觞于先秦时期,西汉以后遂被"元气学说"所同化。因而精气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气学范畴中的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哲学思想,它与此时出现的"冲气"说、"天地之气"说、"阴阳之气"说、"浩然之气"说、"六气"说等,在两汉时期一并汇流于"元气"说之中而发展为"气一元论"。但精气学说在古代哲学气范畴中有其特殊性和代表性,故研究精气学说必然要对古代哲学的各种气范畴作一讨论。
精,又称精气,最早见于《易传》与《管子》两书,其后《吕氏春秋》、《黄帝内经》、《淮南子》等也有精辟的论述。《易传》提出了"精气为物"的思想,认为精气为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管子》认为精是能够变化的气,"一气能变曰精",精流行天地之间,是宇宙万物构成的共同本原。《吕氏春秋》指出"精充天地而不竭",且上下运动,无所稽留,"其大无外,其小无内",集聚而生宇宙万物。《黄帝内经》对精作了精辟的论述,既论述了充塞于宇宙之中的精气,又详尽地讨论了藏于人体脏腑之内的精气的来源、功能、分布等,是集精气理论之大成者。《淮南子》称气为精,是宇宙万物构成的共同物质基础,"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同时又将精(气)分为"精气"与"烦气"两类,指出"烦气为虫,精气为人"。《论衡》认为精气是宇宙中元气的最精微的部分,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