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成本原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3:07:08
资产:“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请问这句话如何理解?

历史成本原则亦称原始成本或实际成本原则,指对会计要素的记录,应以经济业务发生时的取得成本为标准进行计量计价。按照会计要素的这一计量要求,资产的取得、耗费和转换都应按照取得资产时的实际支出进行计量计价和记录;负债的取得和偿还都按取得负债的实际支出进行计量计价和记录。资产减负债诉所有者权益自然也是历史成本计价的,有别于报表日的重置价值、变现价值和市价。
采用历史成本原则的初衷是认为资产负债表的目的不在于以市场价格表示企业资产的现状,而在于通过资本投入与资产形成的对比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这种对比需以历史成本为基础。

比如说:2005年购入一台设备,当时的购买价格(也就是公允价值)是50万元。
那么,这台设备的历史成本就是50万元。
到2008年9月17日的今天,它的历史成本还是50万元。

跟着楼上的例子再举一个复杂点的例子来说明,

2005年购入一台设备,当时用50万股A公司的股票作为对价来买的,当时A公司的股票公允价值是1元/股,因此该设备的历史成本就是50万元。

到2008年9月18日的今天,假设该设备的市场价格只有30万元,A公司的股票涨到2元/股,即便如此,该设备的历史成本还是50万元,而不是30万元或者100万元。

历史成本原则强调的是:资产在购置时支付的买价。句子里强调的是,公允价值计量,我的理解是,他们购置资产时是按照双方协商后,公允价交易的。这是资产交换还是,债务重组的内容吗?
挺迷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