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成本原则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23:28:34

成本原则即历史成本原则亦称原始成本原则或实际成本原则,是指对会计要素的记录,应以经济业务发生时的取得成本为标准进行计量计价。
  按照会计要素的这一计量要求,资产的取得、耗费和转换都应按照取得资产时的实际支出进行计量计价和记录;负债的取得和偿还都按取得负债的实际支出进行计量计价和记录。资产减负债诉所有者权益自然也是历史成本计价的,有别于报表日的重置价值、变现价值和市价。

  采用历史成本原则的初衷是认为资产负债表的目的不在于以市场价格表示企业资产的现状,而在于通过资本投入与资产形成的对比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这种对比需以历史成本为基础。

  (1)历史成本是场买卖双方在市场上美德的结果,反映当时的市场价格,符合生原则;
  (2)历史成本有原始凭证作依据,具备可验证法;
  (3)历史成本数据易于取得,简便易行,并与实现原则相联系;
  (4)历史成本计价无须经常调整账目,可防止随意改变会计记录,维护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经济学中的成本原则是工业经济的产物,是由有形资产的特点所决定的。企业的经营目标是财富最大化,但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财富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在农业经济时代,土地是财富之母;在工业经济时代,机器和进行工业生产的原材料成为量迫切需要的资本形式,即机器和原材料等有形资产是工业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财富。
  由于有形资产具有有用性和稀缺性,决定了它们可用于市场交换,所以,它们所代表的财富量只能由市场交易的价格来决定。但对于不是通过市场交易获得而是企业自己采掘或制造的有形资产,其所代表的财富量则由采掘或制造的成本本身来决定。如果这一成本高于等量资产的市场价格,那么,就应取其市场价格而不是成本本身来代表财富量。这也是传统会计采用以交易为基础的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理由。
  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人们对无形资产价值认识的提高,知识估价与人才市场的兴起与发展,以及企业中不断涌现的一些新的经济业务与经营活动,动摇了历史成本的计价基础,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历史成丰原则对以知识为代表的无形资产的计量感到力不从心。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以知识资本作为企业财富增加的源泉,以知识创新作为其发展的动力。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