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菜根读后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18:56:39
快~~~~~~~~~~~~~~~~~~~~~~~~~~~~~~~~~~~~~~~~~

嚼菜根,食百味
——读《菜根谭》有感
小时候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这本书叫菜根谭,甚至天真地以为那是一本种菜的书。今年寒假,从书橱里再一次翻开这本书,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菜根谭》系取宋汪革氏“人咬菜根,百事可做”语意。书的扉页上印着“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的二十二字箴言,配以淡淡的黄色封面和一幅古色古香的山水画,传统文学的厚重霎时显露无疑。
人们通常把洪应明所著的这部《菜根谭》归类为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而我认为它更是一个智慧锦囊,一部社会百科,甚至可以与《论语》媲美。
我窃以为此书尽展社会之百态,处世之变法,若想在当今社会中保持好与他人的关系,此书乃是一帖良药!它更像一位阅尽繁华的长者,把修养、人生、处世等宝贵经验一一告之,让你在万千世界中不至于迷失方向。
先哲云:“人生咬得菜根香,则百事可做。”其中道理不言而喻,耐得住寂寞与清贫,则事事皆顺;反之,则可能一事无成。又如“立身要高一步,处世需退一步”、“学贵有恒,道在悟真”、“无求之施一粒万种,有求之事万金无功”等句。初读时,便觉满嘴生香,细细品味,便觉所言非虚,字字珠玑。
同样是两部语录,《论语》与《菜根谭》给我的感觉不尽相同。我窃以为《菜根谭》较之《论语》更有实用价值。《论语》的“出生”年代在春秋,而《菜根谭》则为明代万历年间的书册。从语言上来讲,明代的语言即说话方式和思维习惯更接近与现代人,而《论语》由于其本身有一点晦涩,使得可读性不比《菜根谭》。一书中的警句除了作者自己的心得外,还包括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即佛家的出世思想。可以说,《菜根谭》取之于儒,二更胜于儒。
篇幅虽短,实乃至言!吾嚼菜根,齿颊留香!

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