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司马迁类似的人还有谁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4:07:04
最好写上简介

韩信(胯下之辱)
勾践(卧薪尝胆)
晋文公重耳(人质到国君)
卞和(何氏璧)
伍子胥(草间求活,三年归报楚王仇)
西伯拘而演《周易》
仲尼乙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总结:都是忍辱负重的最终有大成就的人。

你没学过司马迁写得一篇文章?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这里又很多,你自己看

  可以参考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所述,类似的人还有:周文王、仲尼、屈原、左丘明、孙子、吕不韦、韩非子等。
  
  《报任安书》原文如下: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译文如下:
  周文王被拘禁而推演八卦为六十四卦,写成了《周易》;仲尼一生困顿不得志而作《春秋》;屈原放逐,就写成了《离骚》;左丘眼睛失明,就有《国语》传世;孙子受了膑刑,就编著了兵法书;吕不韦被流放到蜀地,《吕览》才流传于世;韩非被囚于秦,有《说难》、《孤愤》传世;《诗》三百篇,大都是圣人贤者抒发悲愤之情的作品。

越王勾践与司马迁一样,都是为了大业而忍辱负重。

春秋末越国国君(前497年—前465年)在位。又名菼执。曾败于吴,屈服求和。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成强国。公元前473年灭吴。
越系古越人所建之国,越王允常时其国渐强,故楚国乃联越以制吴。前496年,勾践即位后不久,即打败吴国。两年后,吴王夫差攻破越都,勾践被迫屈膝投降,并随夫差至吴国,臣事吴王,后被赦归返国。勾践自战败以后,时刻不忘会稽之耻,日日卧薪尝胆,反躬自问:“汝忘会稽之耻邪?”他重用范蠡、文种等贤人,经过“十年生聚又十年教训”,使越之国力渐渐恢复起来。可是吴对此却毫不警惕。前482年,吴王夫差为参加黄池之会,尽率精锐而出,仅使太子和老弱守国。越王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