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为什么没有句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6:37:17
古籍中没有句读,很多东西,如果按照不同的标点,意思不同甚至完全相反。为什么没有句读呢?请高人给个合理解释?

古代中文在书写上原本是没有标点符号设计的,原因是刻在甲骨、青铜器或写在布帛上的文字必须非常简练,以免过多使用雕刻和书写的材料。
但是在阅读时为求语气的顺畅和正确的传达意思,仍有需要注意文句的起承转合,读书人便会在文章中自行加注记号,这就是句读。句读指读书需要停顿地方所镌印的圆点或圆圈符号。在宋版书中已出现了这种镌印的符号,显然是为了帮人阅读。

你还不明白?往竹简上刻不上逗号。

因为当时还没有印刷,把字要刻在竹简上,所以没有句读,且文字非常凝练,主要就是为了尽量减少竹简的重量

没想到这种需要吧……

所以古代的老师还要负责教句读呢~师说里面说有。

他们的每句话玩了之后都有一定的标志。我们现在所见的古代文言文只是当时有学问的人的书面语,和普通老百姓的口语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