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问历史上的三国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0:17:26
三国那时应该是汉朝吧(我见刘备喊曹操作"汉贼")
那么既然是汉朝,那汉朝的朝廷里就有一个皇帝,而且也应该是有皇帝的,因为这个皇帝曾先后赐予刘备"豫州牧"和"荆州牧"两个头衔

那么问题出来了

三国时,刘备,曹操,孙权 三足鼎立,分别掌控"蜀","魏","吴"三国
那么按道理来说,这3人就是这3个国家的君主了(君主和皇帝应该是一样吧?他们都有各自的朝廷)

那么为什么汉朝的皇帝有权利去给这3个皇帝颁发奖项?
按道理他们4人不是平等身份对立关系吗?
那么"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又怎么回事?那不成了"皇帝A挟持皇帝B去命令皇帝B的臣子"了吗?

究竟刘备,曹操,孙权,和汉朝皇帝之间是什么关系?
君臣?不太象啊!

谁能够把个中原因和关系解释给我听?越详细越好!谢谢

哈哈,这么多人说了,我也凑下热闹.
  三国是指的一个时代,从汉朝恒,灵帝开始一直到晋朝篡魏,吞蜀灭吴,一统天下这段时间.而不是就指这三个国家.就像我们说的春秋战国时代是一样的,那时候上面还有周王呢.三国历史前半部分可以说是讲汉朝怎么衰落,如何群雄争霸最终天下三分的,而这也是最精彩的,通过演义为大家所熟知的故事很多,千里走单骑,长坂坡赵子龙救主了什么的.后半部分才是曹丕篡汉,蜀汉 东吴相继称帝,也就不是十分精彩了.
  刚开始曹操迎汉天子至许昌后,受封为丞相,那时天下名义上还是汉朝,像刘备只是皇叔,豫州牧的头衔还是曹操保荐给他的.但事实上各地割据态势已经成为现实,像袁绍占据黄河以北,孙策霸长江以南,实际上已经不服汉朝约束,成为独立的小王国,但是也不敢公然反汉,这就给曹操"挟天子以讨不臣"的借口,因为我们知道古代人很讲名正言顺的,顺从皇帝命令攻打诸侯是占了大道理的,也很有优势.同时也吸引了一大批忠于汉朝的人才,当然了这批人曹操能用时候就用,没用就给收拾了.所以曹操一路凯歌讨伐了很多人,一直到赤壁一战之前,他都是政治和军事上的大赢家.
  但是在刘备和孙权看来或者说来,曹操是胁迫了皇帝的奸臣,他们就要占了地盘,以便"兴义师,清君侧".实际上是割据一方的大军阀.
  曹操从丞相一步步受封到魏王时魏才算立国,之前只能说是曹军而不能说是魏军,前一段看 见龙卸甲 时说赵云长坂坡时就是和魏军做战,感觉总不是那么对劲,希望大家说说看法. 曹操封王后刘备马上跟进自立为汉中王,后来曹操表孙权为吴王以便他牵制刘备. 这时候才可以正规的说有了三国的名号.但是还是名义上属大汉朝的藩国.一直到曹操死后曹丕逼汉帝禅位与他,汉朝才算灭亡,由一个国家分成了三个国家.
  事实上曹操从来没做过皇帝,他直到死还是魏王,他写的有篇东西叫:让县自明本志令.好象是这名字,说的很实在.关于这个易中天老师的品三国里介绍的非常清楚,人物也解析的很明白.建议你看看.
  补充一句,三楼回答的不够和谐啊,怎么能拿胡哥做比喻,小心国安局找你~

一看历史就没学好。汉朝是有一个皇帝,名为皇帝,其实狗屁不如,曹操,刘备,孙权是现在的省长,皇帝是现在的胡锦涛(通俗一点),同上所说皇帝狗屁不如,所以曹操,刘备,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