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少NC加工完线割孔内毛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3:32:11
dear all:
请问各位如何模具师傅,如何解决线割后NC加工,结果线割孔出现毛边使得钳工无法进行配入子、需要清除加重的钳工的工作量。
按正规流程时先NC后先割才不会出现毛刺,由于机台原因无法完成进度、先给线割后NC有什么方法能在NC加工时进行清除毛刺。是否可能在程序上改变。如何进行更改。
谢谢!
急。。。。。。急。
请各位帮帮忙解决此问题。
流程变更NC加工出现毛边,线割没有毛边。

线切割内孔毛剌有经下原因:
(1)放电火花锯齿波的波形不完整。用示波器检测波形,如确实波形不完整请维修线路中的锯齿波发出器。
(2)上下导轮等地放有漏电现象,更换损坏的另件清修环境排除漏电的地方。
(3)皂化油的质量大差,更换皂化油。
(4)钼丝涨力不足,矫整涨力。
(5)机械故障,检查钼丝滚筒是否有震荡,如有震荡有排除。

只有增加切削时间才能减少毛刺,在需要去毛刺的那部加工的程序语句后加个 G04 延时一下应该会好一些

一般用Ra作为衡量电加工机床加工表面质量的工艺指标,从使用角度讲,同等Ra的电加工表面质量要优于机加工表面一个等级。
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电参数:峰值电流、脉宽、脉间。
峰值电流、脉宽愈大则表面粗糙度愈大,且影响较为明显。
脉间愈小加工效率愈大,而表面粗糙增大不多。

换向条纹能完全去掉吗?

由电蚀原理决定,放电电离产生高温,液内的碳氢化合物被热分解产生大量的碳黑,在电场的作用下,镀覆于阳极。这一现象在电火花成型加工中被利用作电极的补偿。而线切割中,一部分被丝带出缝隙,也总有一部分镀覆于工件表面,其特点是丝的入口处少,而丝的出口处多。这就是产生犬牙状黑白交错条纹的原因。这种镀层的附着度随工件主体与放电通道间的温差变化,也与极间电场强度有关。就是说,镀覆碳黑的现象是电蚀加工的伴生物,只要有加工就会有条纹。碳黑附着层的厚度通常是0.01~2μ,因放电凹坑的峰谷间都有,所以擦掉是很困难的,要随着表面的抛光和凹坑的去除才能彻底打磨干净。只要不是伴随着切割面的搓板状,没有形状的凸凹仅仅是碳黑的附着,可不必大感烦脑。因为切割效率,尺寸精度,金属基体的光洁度才是我们所追求的。为使视觉效果好一些,设法使条纹浅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同时着手,即冷却液稍稀些、稍旧一些,加工电压降低一点,变频跟踪更紧一点等。要彻底没有条纹,则要把产生条纹的条件全部铲除,即丝不换向,液内无乳化的碳氢物改用纯水,这样我们快走丝线切割的主要优越也就没了。目前去掉换向条纹最有效的办法仍然是多次切割,就沿轮廓线留量0.005~0.02,切割轨迹修正后再切一遍,不留量沿上次轨迹再重复一遍,这样的重复切割,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