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是3级科目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2:56:45
我知道结转增值税的分录是: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然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
那么我的问题是:
1,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还有诸如应交-应交增值(已交税金)(进项税转出)(销项税额)等等科目,这些科目是3级科目吗?还是本身是2级科目,后面的只是解释?
2,如果是3级科目,那么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这个科目是从什么地方转来的?????
也就是说,我们知道作为作为借方它是怎么走的(转入应交未交)。那么他作为贷方的时候是怎么种情况?借贷和应该为0吧。
再次追加了分数,请大家来看看是不是这个样子理解:
借:原材料 100
进项税 17
贷:银行存款117
借:银行存款234
贷:销项税 34
库存商品 200
那么“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就有2个3级科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进 17”,以及,“应交-应交增值-销 34”。那么“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现贷方余额17.
所以,把这个贷方余额17(合并“进项税”和“销项税”科目到“应交-应交增值-转出未交增值税” 17)作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核算。
借:应交-应交增值-转出未交增值税 17
贷:应交-未交增值 17
然后,结转
借:应交-未交 17
贷:银行 17
那么,如果以上正确的话,即是“应交-应交增值-转出未交增值税”3级科目是几乎平行于“应交-应交增值”这个2级科目的,属于各个3级科目的汇总名称。
但是为什么不是:
借:销项税 34
贷:进项税 17
应交-应交增值-转出未交增值税 17
这样?

补充有点长,谢谢大家关心,我会一直追加分数,直到有答案为止。

1、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还有诸如应交-应交增值(已交税金)(进项税转出)(销项税额)等等科目,这些科目是3级科目!
2、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是企业月终计算出当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后,用于转出的科目。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不是从什么地方转来的,只是用于转出应交税的科目。所以不存在转入转出的问题。
我们核算的是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科目,最终确定应交的税额。所以下面的三级科目最后是要汇总的,不用非要为0。
对于补充的问题,其实你可以理解为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和 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之间的结转。月底计算出的应交增值税额只是通过 应交增值税 下面的这个科目反应出到底这个月应交未交的具体数额而已。另外,学会计不要过于注重经济业务中科目怎么写的,它只是一个让我们能够清楚记录经济业务的符号。呵呵 这是我们老师说的。
还是理解上的问题,照你这样理解,岂不是每个月月底交税的时候都要把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科目下面的三级科目都结平?销项税和进项税都要结转吗?下面的三级科目你可以理解为起到一个解释的作用,也就是说让你知道 应交增值税 科目下发生的具体都是由什么造成的。而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是用来反应本月应交未交的税额。明细科目的作用不就是是数据的发生更加明晰吗?

关于增值税的核算账务处理实务
核算增值税的相关科目及其明细科目设置如下:
2221 应交税金
222101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22210101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
22210102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
22210103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22210104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额
22210105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上述科目通常在借方反映明细账)
22210106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2210107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2210108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2210109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交增值税
(上

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借方余额(即多缴的增值税)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关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 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增设“转出多交增值税”和“转出未交增值税”两个专栏吗? 应交税金的明细未交增值税,已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转出已交增值税。在借贷方各是什么意思? 会计科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与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有何区别? 我的应交税金-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在线等 请问:“应交税金_应交增值税_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月末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的金额是如何计算的 为什么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要记借方呢 我看了很多有关应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这个科目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