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千字帖?有什么要求?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6:22:33

《千字文》,古人多简称其为《千文》,它在“三、百、千”中虽排在
最后,但其成书时间却是最早的,也是“三、百、千”中唯一确切知道成书
时间和作者的一部书。

根据史书记载,《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在位时期(502 —549 年)编成
的,其编者是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梁史》中说:“上以王羲之
书千字,使兴嗣韵为文。奏之,称善,加赐金帛。”唐代的《尚书故实》对
此事做了进一步的叙述,该书说:梁武帝肖衍为了教诸王书法,让殷铁石从
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个不同的字,每个字一张纸。然后把这些无次序
的拓片交给周兴嗣,让他编成有内容的韵文。周兴嗣用了一夜时间将其编完,
累得须发皆白。这件事在唐宋两代多有记载,如《刘公嘉话录》、《太平广
记》等书都曾加以记录,其内容与《尚书故实》基本相同。
《千字文》每4 字一句,共250 句,一千个字。其中有一重复的字,即
“洁”字,此字在文中出现两次:“女慕贞洁”、“纨扇圆洁”,一些古人
曾试图加以修改,如宋人吴枋、明人郎瑛等。《千字文》通篇用韵,朗朗上
口,其用韵数字是7 个。
《千字文》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内容丰富。但由于时代久
远,内容已不易于理解,现依据清人汪啸尹、孙谦益的说法,对《千字文》
的内容作一大致介绍。
由汪啸尹纂辑、孙谦益参注的《千字文释义》将《千字文》分为四个部
份,他们称之为四章。从第一句“天地玄黄”开始,至第三十六句“赖及万
方”为第一部份;从第三十七句“盖此身发”开始,至第一百零二句“好爵
自靡”为第二部份;自第一百零三句“都邑华夏”起,至第一百六十二句“严
岫杳冥”为第三部份;自第一百六十三句“治本于农”起,至第二百四十八
句“愚蒙等诮”为第四部份。最后还有两句“谓语助者,焉哉乎也”,没有
特别含义,将其单列出来。
《千字文》第一部分从天地开辟讲起。有了天地,就有了日月、星辰、
云雨、霜雾和四时寒暑的变化;也就有了孕生于大地的金玉、铁器(剑)、
珍宝、果品、菜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