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都在半干旱地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2:57:16
埃及在撒哈拉沙漠边上的尼罗河边,巴比伦在沙特的大沙漠边上的两河边,印度在印度河流域,那里也有沙漠,中国在黄河流域。

是因为文明产生的条件需要这种半干旱气候,还是因为文明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本来湿润的地区变成了半干旱气候?

四大文明古国都在半干旱地区,是因为农业文明的产生和早期发展必须要有这种有充足水源的半干旱气候。

虽然文明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了这些地区更加干旱,但只是更加干旱而已,并不是把本来就湿润的地区变成干旱地区。事实上,上述地区在人类出现之前就是干旱-半干旱地区。

为什么农业文明的产生和早期发展必须要有这种有充足的水源的半干旱气候呢?这是因为农业文明产生的条件是:

1、要有充足的水源以供农作物的生长;

2、要有可供早期人类开垦的土地,而这种土地只有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河流附近才有。

第一条相信所有人都能理解,这一条决定了必须要有河流。

那么第二条,为什么可供早期人类开垦的土地只有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河流附近才有呢?

大家知道,农业文明是在新石器时代末期出现的,那个时代,人类还没有掌握冶炼金属,使用金属工具的技术,所以所有的生产活动基本上都是靠石器来进行的。

这也就意味着:

凡是有森林的地方,人类因为砍伐树木十分困难,无法将其开垦成农田;

凡是多水网沼泽的地方,人类无法修建大规模水利工程,无法将水排出得到农田,同时也无法制造除独木舟以外的任何船只,所以交通也很困难。

而在人类文明萌芽时期,世界上所有的湿润地区,都长满了森林,人类无法征服它们。在湿润地区的平原上,常常密布水网沼泽,人类也无法征服。

但是人类在草原地区的河边,找到了大片适合开垦为农田的土地,于是农业在这里迅速发展,很快建立起了灿烂的文明。

我们按照现在的标准来看,湿润地区的平原对我们来说是最适合生活的地方,但是对于技术十分落后的早期人类来说,象江汉平原(古时候这里是水网沼泽地区)、长江三角洲、恒河平原、亚马孙平原等这些地区,却是环境极端恶劣的地区。

所以文明古国会在相对干旱的尼罗河边、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以及墨西哥、秘鲁、西非的草原地区等地诞生,却不在恒河流域、长江流域、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诞生。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有很多考古证据表明,在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