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短路保护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6:49:20
断路器有三个重要的短路电流分段能力指标,分别为:极限短路分断能力(Icu)、运行短路分断能力(Ics)和短时耐受电流(Icw)。现在通常选型时,都只是将断路器的极限短路分断能力≥线路预期短路电流,作为标准。
想向大家请教的是:
1、其他两个电流值怎么去理解,有什么参考价值,起什么判断作用?
2、这些电流值在没有选型正确时分别会引起有什么样的后果或故障现象?

有满意解答会继续加分
还想再问一下:根据定义,分断能力是指开关在指定的使用和工作条件及在规定的电压下接通和分断的最大电流值(kA)。请问,在这种KA级别的电流下,断路器还能接通(合闸)吗?

在选型时,要求
极限短路分断能力(Icu)≥运行短路分断能力(Ics)≥线路预期短路电流。
运行短路分断能力参数应作为首选参数。极限短路分断能力作为保证参数。
短时耐受电流(Icw)主要考虑热稳定,是作为运行后保护整定的一个参考值,即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动作时限不得超过断路器热稳定要求的时间。
补充问题回答:
断路器合闸就是在额定电压下进行。事实上,考验断路器分断能力主要是在最大短路(三相完全金属接地短路)情况下断开的能力,此时短路电流很大,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全熄弧,是最大的问题,这时就是断路器的极限分断能力,一般要求分断值在几十千安以上。

第2个是最小的电流 第3个是短路时电流超过这个数时短路器可能被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