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分别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这句话怎么理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20:33:59
最好给一个易懂的例子.谢谢了.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但是这些电荷不是无故多出来的
在摩擦前,这两种棒都处于电中性状态,摩擦时由于不同材质对于电荷的吸引能力不同,会造成电荷的转移,这儿是电子的转移,电子带负电,转移到橡胶棒上,打破原有平衡,使得橡胶棒带负电,折现电子也不是无故就出现的,而是从毛皮上逃逸出来的,而电子和质子的带电量是相等的,失去一个电子就会显示出一单位正电(质子带正电),得到一个电子就会显示出一单位负电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摩擦
分别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

摩擦起电

原理就是电子的转移。关键也是电子的转移,甲物体是一个容易失去电子的物体,乙物体是一的容易得到电子的物体,甲与乙相互摩擦;

甲失去了X个电子,这X个电子转移到了乙物体上, 那么甲就带上了正电,乙就带上了负电。因为都是由于相同的电子引起的,电荷只不过是在甲乙间发生转移而已,那么甲失去的就是乙得到的,……这就是等量的意思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和核外电子构成。在一般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所以一般情况下,原子是呈中性的。不同的物质的原子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是不一样的。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原子对核外电子束缚本领强的物体,将把另一物体的电子夺过来,由于有了多余的电子带负电;而另一物体失去了等量的电子而带上同等数量的正电荷。例如: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丝绸和玻璃棒分别带上了等量的负电荷和正电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