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的同修请进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22:45:06
大家好我是学佛的,自从学佛以后发现,一切都是虚幻,但是在这个社会又要学习上课,为的是什么,下次工作,都是与佛无关的东西没有什么意思,谁能告诉我人走上社会的意义是什么呀?为什么要上课呀?
不要给我看大段文字,简单的说!最好用法语!
谁能告诉我上学上班为了什么,怎样才能有动力,学习好,工作好,对学佛有什么影响,总之就是人生的意义在什么难道就是学习好,工作好吗?在学习中在工作中怎样学佛

1.上学上班为了什么----为了挣钱 自食其力 如果有所作为 还可以利益更多的众生

  2.怎样才能有动力----发愿为一切众生学习和工作 像李嘉诚学习

  http://tieba.baidu.com/f?kz=173010347

  3.学习好,工作好,对学佛有什么影响,-----你就不会有后顾之忧 可以安心学佛
  并且有福报学佛 如果事事不顺 哪里有心情学习佛法 没有福报哪有时间学佛

  4.人生的意义----在于向佛菩萨一样充实在各行各业努力为众生谋福利
  这也是学佛

  5.
  在学习中在工作中怎样学佛-----这个按照你的标准有一点长

  在学佛的人中,有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一种是每天忙于世俗应酬而没时间学佛,另一种干脆就放弃了世俗生活,放弃了世俗责任,只管自己念佛、诵经。其实,这两种方式都是不对的。作为在家居士来说,不应将学佛和世俗生活对立起来,也不应为了学佛而放弃世俗的责任。
  在生活中,妻子要尽到妻子的职责;丈夫要尽到丈夫的职责;身为父母要尽到教育子女的责任;为人儿女就要尽到孝顺老人的责任。在《佛说善生经》中,佛陀非常详尽地告诉我们:作为妻子要履行哪些职责;作为丈夫要履行哪些职责;作为父母对儿女又要履行哪些职责。这和儒家所讲的“父慈子孝”也是一致的,佛教也提倡孝道,孝顺父母的功德仅次于供养三宝的功德。如果无佛在世时,孝顺父母的功德就是最大的。假如一个人对父母都没有孝养之心,又怎么可能慈悲一切众生呢?
  在人际关系上,我们要本着爱心和慈悲心来与人为善,这是一个佛教徒处世的准则。当我们对别人产生爱心和慈悲心的时候,不仅能给他人带去温暖,更能以此克服我们生命内在的嗔恨。关于人际关系的处理,佛陀提出了四摄法门。什么叫四摄?就是四种摄受别人的方法,如果我们依教奉行,就会获得他人的欢喜爱戴。
  四摄法门中,首先就是布施,包括财布施和法布施。所谓财布施,就是当别人遇到困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