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谪文化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9 22:11:06
给我一些关于贬谪文化的文章,论文也行,议论也行,说明也行,先行谢过

别具只眼探骊珠——评王运涛《中国古代贬谪文化与经典文学传播研究》

  平生喜欢舞文弄墨,虽说尚无传世之作,却也发表了不少文章,其中有一些是书评。在此之前,我写书评,不是作者“要我写”,而是读书之后“我要写”,这也是我写书评的一个原则。而写这篇书评则有所不同。我先是收到郑州广播电视大学王运涛先生发来的电子邮件,后收到他寄赠的专著《中国古代贬谪文化与经典文学传播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1月版,以下简称《传播研究》)。王运涛先生在电子邮件中言“多次拜读您在光明网的文章,多有书评,见解独到”,“欲将新著奉上,望告知通讯地址”,并望能写一篇书评,为之“找准基石,开始新的跋涉”。说实话,起初,我不想突破自己写书评的原则,想婉言谢绝,但读罢王运涛先生寄赠的大著《传播研究》,颇有“眼遇佳著分外明”之感,便由作者“要我写”变为“我要写”,这也可以说未突破自己写书评的原则。

  这本15万字的专著给我的深刻印象,以七字概括,就是“别具只眼探骊珠”。具体地说,这又主要表现为“三个独特”:
  1.研究对象独特

  此书的研究对象是贬谪文化与经典文学传播,而又有所侧重。其贬谪文化研究以贬官文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经典文学传播研究以古典小说传播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贬谪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贬官文学既是古代文学又是贬谪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具有忧愤之风,贬官文学、贬谪文化在这方面更具代表性。忧愤之风,这在古人的论述中已有所涉及,如钟嵘的《诗品》、刘勰的《文心雕龙》、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等都有一些类似的说法,但这些仅是片言只语,不成系统。今人对此也予以关注,也有专著,如在《传播研究》之前已有尚永亮先生的专著《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以中唐元和五大诗人之贬及其创作为中心》问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但这与古代文学、古代文化其他方面的研究相比,则还显得远远不够。传播学是于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一门年轻的学科,引入中国也仅二十多年的时间。在中国,现在研究较多的是新闻传播学,已出版了不少专著,成为一门“显学”,而艺术传播学的研究则是一个薄弱环节。《传播研究》将研究对象定位在贬谪文化与经典文学传播上,而且贬谪文化研究不局限于唐代,涉及范围有所拓宽,无疑,这些研究对象是独特的,并